阳春面哪种好吃?
作为一个在江苏生活了整整四年的山西人,对于“啥是阳春面”这个梗还真是没忘(虽然经常忘)。。。 先摆结论——我的意见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最好吃阳春面。 为什么呢?因为对中国人来说,面食是最为讲究的,南方面条,北方面饼,东有汤包,西有大盘鸡,你让全中国的面食爱好者统一口味?不可能的。 所以同样,最正宗的做法是什么呢?各地做来各有什么风味呢? 首先,阳春面应该分苏式、徽式和陕式三种。 苏式就是苏州传统的做法,用猪油炒香葱姜末之后,爆香鸡蛋。然后开水煮面条,煮熟以后挑出,拌上香喷喷的面汤,加上葱花,这就是苏式的阳春面了~ 有没有食欲?当然有! 有没有缺点?当然也有啊~~ 猪油香味太浓烈,不喜欢的人根本吃不下去;没有咸味所以必须搭配咸菜或者豆腐乳一起吃;而且油多啊,如果端一碗苏式的阳春面向你走来,那油光锃亮的,看着就诱人……
但问题是现代人饮食观念已经改变,油脂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甚至心血管疾病,因此很多人不吃猪油;另外有些人觉得植物油吃得多一点没事,还更健康呢;还有些人是不吃任何动物油脂的,比如吃素的人。 那这样一比较,苏式的阳春面是不是就不那么完美了呢?
接着来说说徽式阳春面。这大概是因为皖南人以米饭为主食的缘故,所以用鸡汤来做高汤,加入酱油,打一个蛋花进去,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就可以出锅了。这味道啊,鲜是够了,可怎么说呢,总觉得少点什么东西,不够香…… 再来说说陕西的阳春面。陕西的阳春面又分岐山和宝鸡两个流派~
岐山的派头更足一些,要用臊子(猪肉+香料+酱油炖出来的肉沫)、香菜叶、蒜苗花、白芝麻一起做成臊子浇在面上。嗯,香倒是很香,可是总感觉有点油腻…… 宝鸡流派的阳春面就比较清爽了,用醋、酱油、花椒、姜汁、香油调制汤汁,倒入热腾腾刚刚捞起的面条,撒上葱花,一口咬下去,酸辣鲜香,妙极了~ 这几种做法,都是我根据网上资料整理的,毕竟我也没吃过正宗的(哭) 我心目中最好的吃法是这样子的: 拿一只大海碗,上面盖着一根筷子,防止面条沾黏,再舀两大勺生抽,一勺老抽,少许糖和鸡精调好味道,打一个鸡蛋进去,用筷子搅拌成糊状,下锅煎熟,再配一把葱花,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