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籽有什么作用?
在中医药典及民间验方中记载:椿籽味甘辛,性温、无毒,归脾、肾二经,有温中、涩肠、止血、杀虫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赤白带、子宫出血、小儿痢疾、小便失禁,小便频数等症。《本草纲目》称:“椿梓实气味辛甘温和,无毒,入脾肾经,能止小儿客热脐疮,驱蛔虫、风虫、痔虫,疗肠风。”现代药理研究椿籽有明显的收敛止泻作用,且无成瘾性,孕妇亦可用。
那么,椿籽是如何发挥治疗腹泻的功用的呢?原来,椿树高大繁茂,主干粗壮,根扎得深而多,能从土壤深处吸收大量养分,其中有不少有特殊作用的养分被贮藏在椿籽中。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椿籽中含有脂肪、蛋白质、葡萄糖、多种无机盐类和一种特殊的挥发油等,尤其是所含的臭椿酮,有麻痹虫体,并使虫体失去排卵及繁殖的能力,从而达到驱虫止泻的目的。而所含的鞣质物质,则有明显的收敛作用,能使大便的粪便变得干燥、黏稠而不易排出,再加上它的芳香理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因而可起到消炎、止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