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配什么菜好吃?
栗子(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栗果 、板栗、毛栗子等,属壳斗科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我国种植的板栗可分为普通板栗和油栗子两大类。普通板栗外形呈椭圆形或圆柱形,表皮颜色为红褐色至黑褐色;油粟子的果皮较厚且颜色深,外表有光泽,像涂了一层油似的。
新鲜栗子去皮后显示白色或淡黄色,暴露在空气中24小时后则会逐渐变为深黄色并变得坚硬起来。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回油”现象。 栗子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B、C等物质。据分析,一斤(500g)鲜栗中含有热量315千卡、蛋白质5.6g、碳水化合物79.8g、纤维素3.9g、钙76mg、镁78mg、铁4.5mg、锌2.46mg、硒0.181μg等营养成分。其中含淀粉酶50~70%,三萜皂苷、黄酮类和多酚化合物含量也较高。所以,适量食用栗子对机体功能存在着比较广泛的影响,主要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腹泻、呕吐、腹痛、肾虚所致的腰脊疼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等症状。
现在正是新鲜栗子上市的季节,市场上常见的有糖炒栗子和风干栗子。
那么,吃多少合适呢?一般的建议是每次不超过10个,一天不超过50个。当然了这个数量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的量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人群来说,应该更少吃或不吃栗子,以免加重病情。
既然栗子这么好,我们生活中可以多吃一点吗? 其实也不宜多食,因为栗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如果一次吃太多,就会难以被肠胃消化,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本身就有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的患者,如果吃了太多栗子,极容易出现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所以,吃栗子就像吃饭一样,需要讲究一个 “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原则。
那除了直接吃以外,栗子还可以怎么吃?其实做法有很多,比如栗子红烧肉、栗子鸡翅、栗子烧鸡、栗子烧兔、栗子排骨、糖醋栗子等,不论是做菜还是煲汤都可以放一些,让菜肴的味道更加鲜美,营养价值也能够得到提升。 不过要注意的是,栗子不能与鸭肉、螃蟹同吃,有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