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回款周期多久合适?

肖芝欢肖芝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分为两部分来回答。 第一部分是“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应收账款账期”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如何给“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我们将企业销售收入按照时间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天收回的现金(即当天收到的货款),另一部分则是未来将要回收的应收款项(即尚未收到的商业汇票/支票/信用证),则企业的销售收入可以表示为: S=S1+S2 其中: S1为企业当天的销售收入; S2为公司未来将要实现的收现金额。 对于S2这个未来的收入,我们又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切割:

S2=S21+S22+S23 其中: S21为企业销售产生但不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的款项,如预收款项; S22为企业当期销售的货物,依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而应当收取但尚未收到的款项; S23为企业销售的货物,虽然已达到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但由于信用政策变更等原因所延长的收款期而应当收取的款项。

那么对于S2我们就能够进一步拆解出每个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基于每一个项目制定相应的催收策略和方案,以实现每个项目及时回收的目的。而每个项目的收款状态我们都可以通过设置“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表”来进行跟踪监控。

回到最初的问题,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就等于企业全部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之和,而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又取决于各个项目的回收期,只要我们能计算出各个项目的回收期,平均回收期自然就能算出来了。 那怎么计算每个项目的回收期呢?这要看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准则了,由于目前最新的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对于大多数执行新准则的企业来说,其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都要长于以前执行旧准则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旧准则下,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可以不考虑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的,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会计核算人员,可以不必去主动识别坏账的可能发生,只需要在计提坏账准备时按照谨慎性原则设定合理的计提比例就行了。而对于新准则而言,如果存在合理证据证明坏账发生的,企业就必须提前计提,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提前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进而使得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延长。

当然,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其实并没有多么复杂的业务,因此大部分情况并不是特别复杂,有时甚至根本不需要什么科学的方法和分析就可以快速估算出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应收账款账期”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问的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财务报表进行推算,但是这样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最精准的答案。因为使用财务报表进行推算时,我们使用的是“应收账款净额”的数据,而实际上,企业的应收账款往往都是有价值的,只是这些资产可能由于缺乏流动性而被低估了而已。所以,如果我们能使用合理的估值技术将应收账款整体价值估计出来,然后加上相应的利息支出,得到的数字才会是这个问题的精准答案。

贡帛芙贡帛芙优质答主

其实企业主想要判断回款是否合理,可以利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测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的收入次数,是企业从其应收账款中收回货款的平均次数,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X2)。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反推出企业回款周期,即360/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回款天数。通过计算出来的回款天数与行业经验值进行比对,就能判断出本企业回款周期是否合理。当然了,这个也得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举个例子,A企业2019年销售收入有1000万,2019年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是450万,2019年末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是550万,那么企业2019年的回款周期是多久呢?

根据公式,2019年A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1000/(450+550)/2=2

2019年A企业的回款周期=360/2=180天。

在测算出回款周期后,企业主还要对超期回款的原因进行排查原因,如果是因为企业产品没有竞争力,导致客户拖延支付货款,那企业主就得多下功夫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