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占gdp多少?

井做井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数据很难得到,因为基建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更愿意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一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的意义: 第一,从边际效益的角度看,建设一条高铁的成本是明确的,运输量(旅客人次和货物吨位)也是明确可计算的; 第二,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是否真的比修筑高层建筑或民用住宅能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总收益呢? 我认为不会,因为基础建设一般具有公共品的属性。虽然高速公路和铁路属于生产要素的运输(货运)通道,但考虑到交通运输的竞争性,这一部分的需求弹性应该是比较大的。在需求弹性大的前提下,供给的增加并不会导致价格(成本)的迅速上升,所以增加投资不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商品房则完全不同,它属于消费产品,需求的弹性很小,甚至为0(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房价基本上没有选择的自由度,即你买或不买,别人会买),价格上涨的速度完全取决于供应的变化速度。这意味着大量资金会被束缚在房地产上,而其他行业则会因为资金短缺出现产能过剩。这就是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的困境,为了稳增长,不得不不断投放流动性到市场,使得资产价格水涨船高。

其实,我们现在的宏观经济状况,跟前几年不断增持外汇储备有很大关系。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巨额顺差的根源在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又缺乏相应的保护劳动力的政策,导致廉价劳力的出口;而在资本项目下,由于美元定价的石油等大宗商品占比较大,再加上美国页岩气的革命,大幅降低了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从而增加了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这两项合起来,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当然,外汇储备的增加并不是直接增加国内居民的储蓄。因为外国政府购买我们的商品时,需要先支付人民币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人民银行再支付给生产商。这个过程其实是外汇置换人民币的过程,即以外汇换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M2),最后获益的还是商业银行,他们拿外汇储金以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补全信贷缺口。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通货膨胀。

要解决目前的这种困境,就必须减少国际贸易顺差,办法就是提高进口和出口的关税,降低出口产品的补贴。但是,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通货膨胀压力高的难题,怎么办?简政放权,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樊飞霏樊飞霏优质答主

中国基建投资占GDP接近50%,在世界上处于非常高的位置。2019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8%,增速比1-3月份回落4.5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持平,增速比1-3月份回落13.4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7%,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水上运输业投资下降7.6%,1-3月份为增长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0.6%,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0.3%,1-3月份为增长2.1%。

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预计会保持在较低水平,5%-10%左右。从基建项目的资本金到位情况来推算,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也难以大幅上扬,2018年12月,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和民航等项目共计52个,拟在2020年底前开工建设。从项目进度来看,新开工项目数量仍然较多,但实际落地情况还有待观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