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经济会好转吗?
最近和几个在实体行业深耕的朋友聊了聊,发现确实不妙,甚至有点危机四伏的味道。 先说我的结论:中国的实体经济不会好转了!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全面开花、产能过剩;其次,互联网对传统实体的冲击愈演愈烈且不可逆转;最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出口。
制造业 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制造业现状。 作为世界工厂,我们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全世界能做的零部件我们能做,全世界能做到的产品我们也能做。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制造业的产能严重过剩。 根据2015年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4%,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57%,铝行业为68%,塑料行业为63%。 随着近几年的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增信用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打出,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缓解(比如钢铁),但也只是有限度的缓解。
以汽车产业为例,虽然政府鼓励新能源车的发展,给与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但效果并不明显。根据中汽协会发布的数据,预计2019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800万辆,同比增长8.0%,其中乘用车产量2322万辆,同比增长7.8%。虽然汽车产量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根据之前的产能过剩数据,估计产能利用率依然不高。
互联网对实体业的冲击 第二大因素是互联网对传统实体的冲击。 这不仅体现在阿里巴巴打造的线上线下新零售上,还体现在各种物流配送平台(如京东自建物流、苏宁收购天天快递等)和线上教育的崛起上。 以零售业为例,2016年阿里宣布打造线上线下新零售时,很多实体店老板都摩拳擦掌等待阿里的到来,因为阿里将帮助他们解决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问题。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已经2019年了,阿里的新零售好像并没有带来多大的红利,很多线下实体店依然艰难维持。
当然,实体行业并不是没有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比如家电连锁卖场苏宁易购就做得风生水起。但这仅仅局限于行业里领先的企业,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互联网转型之路还是非常迷茫的。 我之前在苏宁易购工作过,虽然易购的成功有阿里赋能的原因,但同时我也感到困惑,因为在苏宁内部不管是经营还是管理层思路都还是停留在传统实体行业的思维里,所谓的互联网转型也仅仅是皮毛而已。
所以,我认为互联网对实体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且日益显著的。 第三个影响实体经济的因素是国际贸易环境。 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国际上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令人侧目。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其中,出口6.99万亿元,下降0.7%;进口5.55亿元,下降7.8%。
面对日益恶劣的贸易环境,国家发布了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和加大信贷支持等措施来帮助企业共渡难关,但效果如何尚需时间验证。 综上,我觉得当前的宏观经济下,实体经济很难有好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