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厂火车头在哪个区?

晁蕴华晁蕴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据1975年8月发掘报告称:“红砖厂火车头位于西安砖厂,北距西安市2.5公里的西安砖瓦厂内,西近昆明池和镐京遗址,这里原是低洼的土梁和沟壕,西有土梁一条,南北走向,北端较窄,宽约4.8公里;向南逐渐加宽,宽达180米,长650米。梁两侧是深沟东西相向。梁上为黄土心,上层厚1.5米左右的胶泥层,此为制砖原料,被破坏极严重,只在砖厂东北部,南距梁北端150米处保存一片东西长约22米,南北宽18米的地段。”“铁马是在1955年春砖厂取土时发现的,1975年8月对铁马进行专门发掘”。这个铁马被定名为“火车头”,1975年8月发掘时称属唐代之物。

由于此马出土时,马的头部与身子和尾部不连接(头部与身子和尾部是分铸的,从残存痕迹,依稀可见此马出土前马头等处有些部位被火烧掉或砸掉),其时又无史册可作据,故只能就发掘情况推测此物系唐时之物。当时参加发掘的西安市文博馆馆员石兴邦、王家征、史党伟等执笔的发掘报告中没有涉及此铁马是否为车马构件及是俑还是实物的问题,故而我们可对“火车头”作一番探讨:

一、 从铁马造型看,不论其是作铸件前的母本,还是铸件,其造型非常奇特。此马体格健硕,呈立式,马头前低后高,尾巴短且上翘,四足强劲有力,尾部有孔,头似可与车子连接,整个造型符合人体工程学。如是铸件,此铁马是作马俑的铸件,作为陪葬品,就与“天子三牲(三具铁制牲畜),诸侯特牲(一具牲畜)”的礼制相违背。就是按《周礼·大宗伯》:“天子、诸侯及大夫都用五享之礼:以太牢(指牛、羊、豕)享上帝;以牛享王公;以羊享耆老;以豕享士;以犬享庶人。”的规定,此地也是不应作铁马安置的处所。如是作为车马构建件,可理解是拉车的牲口,就是此埋藏的地方是一处“车马坑”(此地距镐京遗址很近,作为周天子的属臣,在这里埋置车马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周礼·校人》里规定的周代车马组合为:四匹马驾一辆四阿车,称为一乘。周天子有六乘御马;卿大夫有四乘马;士有二乘马。这里不论此地车马的埋藏规模如何,但以“火车头”的体大,且体格健硕,能拉大车,拉其它三马所拉之车,作为前面领拉的马(相当于马拉火车时前面的机车头之意,故而人们称为“火车头”);也不论其为“生殉”还是“俑殉”,其作为俑殉也是符合礼仪制度的。《周礼·小行人》即有“凡四方之事宾客,则令五隶仆,各率其方贿,与其参车之马,与其参甲,与其参戎器,与其参工,以从宾客而劳方来”的规定。就是作为陪葬品,埋于此地,也没有超越周代殡葬的法规和当时民间风俗。

再从“火车头”的工艺造型技法看,其技艺之考究,熔铸之精良,已可充分说明其已达到了唐代的先进工艺水平。

二、 从其它文化遗存及自然环境等综合情况考证,可以理解“火车头”是车马构建件。如就地取材,此地在两千多年前就属低洼的土梁和沟壕,在砖厂东北部,南距梁北端150米处保存片东西长约22米,南北宽18米的地段,这与唐前(主要是周、秦、汉时期)贵族所专用的“车马坑”规格相一致。且从1955年春砖厂取土时发现“火车头”处周围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