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花钱贷款怎么样?

闻人彦月闻人彦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所谓先款后贷通常有下面两种情况:

1、购房人先自筹资金买房,事后再申请贷款。此种情形通常适用于被限贷的情况。比如购房人本想申请公积金贷款,但因公积金账户缴存不足,而不得不先买房再申请住房商业贷款。另外在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后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可能会被公积金中心认定存在加价、套现等情况而被拒贷,因此在权属转移登记前申请公积金贷款更为保险。

2、购房人先支付部分房款,事后再申请贷款支付剩余房款。一般双方会在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中具体约定双方间的付款时间及方式,只要在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前付清全部房款的不会影响过户的办理。但存在被限贷的风险,如果购房人因银行不予贷款而无法支付剩余房款的,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虽然购房人可以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办理产权转移登记的义务,但卖方有权要求购房人支付剩余价款,否则,卖方便有权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过户,从而导致合同履行陷入僵局。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商品房购房人,如果因按揭贷款未获得银行批准,出卖人应将已付购房款本金及利息退还购房人,同时购房人有权主张赔偿损失,因此在先款后贷的购房方式中,购房人存在较大风险。如在2011年杨某某等与上海A置业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中,杨某某等四人申请的按揭贷款因国家贷款政策限制未获得批准,一、二审法院均判决A公司返还杨某某等已付购房款并赔偿实际损失。

因此,对于被限贷的购房人,建议采用先款后贷的买房方式,但应与卖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购房款的支付及贷款未获得审批时的处理方式。对于未被限贷的购房人,并不建议采用先款后贷的买房方式,不仅会增加购房人筹措资金的难度,还会削弱购房人对出卖人履行义务的制约能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