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的五行是什么?
“洽”字,《说文》释为“见也”,段注云“遇也。引申之凡相值、相见者皆谓之‘洽’。从言合声。”“冾”字,段注云“洽或作冾。亦遇也。水际石厓曰碕,水傍岸曰湝湝,水势曰潝潝,水流疾曰滵滵,水缓流曰迆迆,水溢外流曰泆泆。此诸‘泆’‘滵’‘濊’‘浹’‘湝’字,文皆从水,音义并同,盖因水旁故多借‘洽’字为之。”“啫”字,《玉篇》云“音字。”“溻”字,《康熙字典》引宋徽庙御解“音扎。湿也。”
“霑” “沾”二字,《说文》均训为“濡润也。”段注云“霑者,濡也,湿也;沾者,渍也,浸也。二者之别,惟沾泛乎可上可下而霑则专指地面。” 综上,“洽”“匼”“帀”“晣”“晢”“霅”“湜”“淅”“渫”“沚”“坻”“沲”“沲”“渰”“湝”“湜”“沚”“汊”“潨”“渚”“潆”“潺”等字,均为水或水与其它元素组合而成,且多具有流动、润泽等特点,因此从五行角度看,这些字当以水为准。
另外,古人将水分为强水和弱水两大类。《尔雅·釋水》云:“川澤之水,浚疏者,弱水也。”邢昺疏云“《周禮·考工記》:’水木金火土,五者,土之行也。’是木居中央,水从木也。今此谓弱水,明非正五行中之一行也。”这里所谓“弱水”,就是指江河湖泊中的流水,与大山深处的泉水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