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怎么来中国的?
1.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一个不平等条约叫《辛丑条约》,这一条约中有关赔款条款规定,清朝需要赔偿各国(地区)军费、损失费等共计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收和盐税作为抵押,每年付清本息,最后一共需付67.85亿两白银。 后来由于各种减让,实际支付5.2亿两。
2.1908年,也就是光绪皇帝去世后第二年,慈禧太后去世前一年,为了凑足赔款额,袁世凯在天津南郊小站练兵时,命令属下购买英国、美国的军用车和机枪大炮等装备,并将购货货款或定金共34.5万英镑存入英国汇丰银行、美国花旗银行,作为日后交付赔偿用的外汇储备。但当时清政府的外汇账户上只有1万多两白银,与345万英镑的差距实在太远。为此,袁乃派亲信前往欧美各地,如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新奥尔良等地,以西欧工业国债和俄国铁路债券为抵押,四处借贷。
从1908年到1936年的二十年间,陆续偿付了13亿两白银,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部分赔款(约10亿两),总共约为23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年财政总收入。这23亿两白银如果按当时的货币发行量计算,几乎等于清末民初全国银本位币值总额的一半。 这一笔巨额资金由盛宣怀等人先后经办,其中大部分通过英国汇丰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的账户划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