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五行到底属什么?

汪宛冰汪宛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暘”字,《说文》作“旸”,注云:“日出也。从日昜声。《周礼》‘祭日于暘門’,其庙曰釐。”段玉裁注云:“今俗别作‘暘陽’二字,非是。此字古音在部。”又引宋衷曰:“暘,明也。”可见“暘”字上古音属匣母陽部,是中古音去聲阳部的字。

“暘”字甲骨文字形 金文字形 小篆字形 隶书字形 “暘”字造字本义就是太阳出来光明的意思,与“暗”相对。所以后来引申有使明亮、照耀等意思。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皇帝元年正月,天下朝獻宮殿。”“朝”指早晨,因為太陽剛出時最明亮,故“早”有“曜”的含義;同時“朝”又有“使明亮”的意思。

古人以日月星辰之明喻君子德行之称,所以“暘”还喻指品德高尚的人。屈原《离骚》:“余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畝。”王逸注:“言己重德而行,猶日之昇揚於中天而光顯萬物,若香草之美麗也。” 《論語·子罕》:“子聞道已,曰:‘噫!烏乎?’曾晳顏淵侍坐焉。”“烏呼”即“吾呼”之音轉。意思是孔子看到他們兩人很有德行,就像早晨的太陽那樣明亮。

由上所舉例證可見,“暘”字在中古汉语中是一個發音和意義都較明的學词。至於到近代還是否有不明曉這個字的寫作和讀音者,則無法得知了。

邱兵邱兵优质答主

我查了一下,网上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木,有人说土,还有人说火。 我是这么理解的——

1.“暘”字由日、昜两字组成。《玉篇》云:“日,阳也……”;又云:“晹,或作昜。”可见,“暘”之本义为太阳之明,其与“阳”同音。从形声学的角度看,“陽”和“暘”都为日部,且上字形声,故本应从形声法理解,读yáng。但问题是,古文字的形体演变为今字的形体的演变过程是倒过来走的,所以现在的“陽”字其实是“燿”字。因为字形不同读音一样,古人就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字了……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怪现象。

2.既然现在“陽”就是“燿”,那么根据上述方法就可以知道,“暘”的本义应为明亮的意思。如果这个意思是正确的,那么在《周易》里就应该有对应的爻辞,但我目前还没找到这样的记载,希望有大佬们能在评论区指出错误之处,谢谢!(其实我的想法也不是很正确)

3.《康熙字典》引《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曰:“龙属木,故名‘阳’。”“亢龙有悔。”曰“龙属火,故名‘阳’”等等。古书认为龍属于木火。那麼,我们就可以把“暘”归到属火的行列里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