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五行属于什么作用?

沈泽稼沈泽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就是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 “行”——运动,运行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元素的运行。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古人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这个认知来源于《周易》,周文王在伏羲的先天八卦上又做了改进,变成了现在的后天八卦,如图: 后面这八个字就是描述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对应的是乾坤艮兑离坎,每个卦代表一个季节,每两个卦之间对应一个月,整个图就是一个圆,圆代表的是循环往复,也就是说五行是在不停地运动中变化着,这个运动的轨迹就形成了后来的八字算命中的流年大运。

当然,中医也用了阴阳五行这一理论体系,但中医是建立在阴阳的基础上,把自然界的万物归类为五类并且每一类都对应自然的现象,比如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树木生长在天地间属阴中之阳(因为有阳气所以能够升发茂盛),水是阴中之阴等。 所以,如果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明五行的话就比较简单了。但是,既然题主问到了易经,就从易学的角度来简单的说一下。 在易学中,四季被分成了八个阶段,每两个阶段为一组,每组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这就是“子午流注”的“五运”,如下图: 当令者,就是在每一个阶段的开始,主导自然界变化的那一种势力。

比如说现在处于壬辰年,天干壬水,地支辰土,此时当令者是水库,由于辰土有收藏之象,壬水的特性又是向上奔流的,所以此时大地回暖,河水解冻,万物开始萌动。 所谓“三运”,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运”中每两项相加的和。比如说现在正处于壬辰年,甲辰月。三运就是壬辰、甲辰、丙辰……一共有八个,分别代表自然界物候变化的八个阶段。

什么是四气呢?其实四气就是二十四节气,因为二十四节气标示的是气温上升下降的一个个节点。每一节气的开始时间是有差别的,这样我们就用四个节气组成的一段时间段来表示一年之中自然界的寒暖变化情况。 每年的冬至那天白天最短,以后白天逐渐增加,过了立春之后,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地面温度逐渐回升。但是,过了立春之后几天,天气反而更冷,这就是“倒春寒”,“倒春寒”结束之后,天气就会逐渐转暖。

江品贤江品贤优质答主

关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的理解是“以《易》之理,推演世间万物”。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使用这个公式呢?因为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比如水主智,土主信等等这些个东西都是实践得来的结论(当然不排除古人观察自然,得出的一些经验)。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它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但如果是另一种理解呢?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心”是什么?当然是生机和生命运动了!所以天地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太极,一个宇宙全息系统;而其中包含的阴阳二气就是两个方向的运动——升发与降伏。 因此“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这样的说法就太形而上了(其实这也是中国古书的一个特点)不能用于指导实践啊对不对! 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思考的话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天地人合”才能生生不息,如果只讲“天人感应”而不讲“人道”是不是有问题啊?所以这里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道”的问题上。 在我的理解中,“道”是个动词不是名词也不是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它就是指“事物向某个方向的流动”——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