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婴儿会怎么样?
经常性打孩子,这在过去的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经验总结都是“不打不成器”。这样的观点,已经和这个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节节攀升,对孩子的投入是越来越重视。然而在这种条件下,还是经常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则需要特别警惕,很容易陷入体罚孩子的陷阱中不能自拔,进而触犯法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孩子是家庭的宝贝,这是现代社会对孩子的普遍认识和态度,经常打孩子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影响巨大。经常被父母打的孩子,通常而言,都会造成孩子胆小、自卑、懦弱等心理缺陷。而另一部分孩子,因为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断侵犯,也会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进行对抗,尤其是到青春期以后,常常表现为打架、斗殴、偷窃,以各种违法的行为对抗父母和家庭。
如果父母经常暴力对待孩子,需要警惕家庭暴力的巨大危害。在一些严重的案例中,会演变成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在中国目前已经列入刑事法律的范畴,并且有专门的家庭暴力法。父母经常打孩子是儿童虐待的一种形式,如果孩子因此产生严重的心理或身体上的伤害,施暴的父母要承担刑事责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说父母打孩子将孩子打死的案例,这就是虐待儿童导致恶性犯罪发生的典型。
父母经常打孩子,往往是自身压力很大,需要及时进行反思并调整。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家长的压力普遍很大,而通过打骂孩子的方式,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也普遍存在。如果经常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建议父母们在产生这样的行为后,及时进行反思,并且和孩子及时沟通,取得孩子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