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学算农村中学吗?
这个题目有点意思,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几个概念:一是城市、二是城镇、三是乡村;四是县城。 以前,我们研究中国城乡结构变化的时候,主要采用人口统计上的标准,即以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收入水平低于1000元的为农业人口(这里用的是旧标准,现在是3000元),高于1000元的为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集中生活在城市和集镇。但这是纯理论的,在现实当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因为还存在“乡下人”在城市里做“生意”和“打工”的现象,他们虽然是从事二、三产业,但身份依然属农业户口,属于半城市化的人口。这部分人在改革开放后迅猛增长,据我所知,在20多年前,一个乡镇里有十几万这种人的并不少见。 当然,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改变了,因为户籍制度改革了,这种半城市化的人口已经被纳入到城镇化进程之中,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多。那么,什么是城镇化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城镇化统计指标》,我国城镇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过程: 这里的乡村分为两类,一类是原的农村,另一类是现在的村庄。所谓老式的农村也就是过去所谓的乡下乡下的村子,这些村子的农户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也比较落后。这类乡村目前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少,大部分已经被并入城镇成为县城或镇的组成部分而消失了。剩下的就是现在的村庄,现在的村庄是指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出现的在乡镇地域范围内,除了建制镇(含乡政府所在地)之外所有行政村组成的集合体。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镇中学肯定不是农村学校,它属于城镇学校,或者说县城学校。只是这种镇一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属于典型的农村小镇而已。但是,如果这个镇人口众多,比如超过了10万人,那倒也可以单独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县级单元,这时它的学校教育就不再是县城学校了,而是属于乡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