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肌酶多少是正常?
一、什么叫心肌酶 心肌酶指的是存在于心肌细胞内,或者由心肌细胞合成并且释放到血液中的酶类。主要包括: 乳酸脱氢酶(LDH); 黄嘌呤氧化酶; α-羟丁酸脱氢酶(α-HD);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M和CK-BB)。 二、哪些项目属于心肌酶谱检查项目 以上4项均为心肌酶谱检查项目。 三、各年龄组血清心肌酶谱参考范围不同 为什么各个医院测定的心肌酶谱以U/L或IU/L计,而各年龄段的血清心肌酶谱参考范围却不相同呢?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会有所减退,心脏也不例外。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心肌酶水平也会逐渐升高。但是升高的程度却各不相同。
四、新生儿与婴儿时期偏高 高浓度的LDH广泛分布于机体组织细胞中,但以心脏含量最为丰富。在生理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LDH约占总量的70%,血液总LDH来源于心脏者约为50%。骨骼肌、肝脏中也含有一定量 的 LDH ,当这些器官功能下降时,对LDH的影响并不显著。
对于新 生儿以及婴儿来说,即使肌酐和尿素氮均较低,只要血清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参考值,也应该考虑有心肌损伤的可能。 由于此时肝糖原储备能力较成人低,且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调节能力差,一旦缺氧严重,容易引起低血糖血症。
五、幼儿时期升高明显 幼儿与婴幼儿时期,由于心脏肌肉发育不完全,缺乏弹性,心力储备能力差,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再加上心肌耗氧量相对较大,若供氧不足,很容易引起各种心脏疾病。因此这一时期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往往较为敏感地反映心脏是否正常。各项指标超过正常值,可能提示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六、学龄前及学龄期小孩略高 进入幼儿园及小学后,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加,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仍较常见。如果心脏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一般经适当治疗,恢复较快。但此时孩子自身抗病能力尚不完善,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心电图出现暂时性异常,甚至发生一过性心肌损害,使得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