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科技龙头?
在美股市场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不会持有一只FAANG(脸书、苹果、亚马逊、奈飞和谷歌)的股票,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 那么,为什么这些公司会成为市场的宠儿呢?这些公司的股票为什么能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呢?我们又是如何通过投资这些公司来分享经济成长的硕果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观念,这些公司的确很贵了! 苹果最新收盘价创出历史最高值,市值逼近2亿美元;亚马逊市值也超过8000亿美元,接近苹果的一半;Facebook市值约7500亿美元,微软市值近1.4万亿美元。 如果单从价格维度来看,的确可以说这些都是“最贵的股票”之列。 但如果大家看看这些企业的年增长率,也许会惊讶地发现,这些“贵的股票”的增长居然也不比那些便宜的股票差多少。比如苹果过去十年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1%,如果算上派发的股利,实际收益率可能更高;亚马逊的平均收益率也有9%,而且这家公司从来没有派过股利——这意味着用今天的价格和过去的业绩指标来计算,这些股票的回报率几乎一样多。 再来看看这些公司目前的PE值吧。苹果60倍的PE值看起来非常高,但考虑到它的营收增长和盈利增长,这样的估值其实并不过分。而亚马逊的PE值只有73倍,看起来很高,但考虑到未来的收入增长预期,这个估值其实也很合理。
从这些“最贵股票”的表现来看,这些公司都配得上他们现在的地位。 而且,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绩,正是因为他们将手里的资金投到了最能创造价值的地方去。 举个例子,现在你手里有一千块钱,你是会买一件三百元的T恤呢还是会买一本来历不明的漫画书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T恤,虽然漫画书很可能会让你更快乐,但是T恤所带来的价值增值可能会远远大于那本书。
换句话说,虽然这些公司股价都已经上涨了多少倍,但其实它们每年的现金流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不断地把现金流再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去,导致其总价值越来越高。 而如果你买了一本书,虽然你得到了一时的满足,但你必然会在将来某个时候陷入无尽的懊悔当中——因为你本可以利用那些钱再购买其他的书籍或者电子产品。
虽然这些科技公司非常昂贵,但也正是由于他们对科技的投入才能让他们保持高速发展,带给股东们丰厚回报。 所以,当苹果说要投资2 trillion用来建设一个“超级工厂”时,你不要惊异,因为他们把钱花在刀刃上,这些“最昂贵的股票”其实一点也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