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谁得罪中央高管?

缪国通缪国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深圳这个城市之所以发展得特别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体制比较灵活,政策比较多且相对宽松。 所以很多人都说成是“政策”让深圳很快的发展起来了;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政策,有些城市实施了以后没有效果呢?甚至有些城市实施的效果还是负面的? 比如说之前河北某市为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颁布了一个规定:对旅行社组织游客来本市参观游览的,按照人数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结果这个规定出台后,来该市旅游的人数确实增加了,但是对该市的GDP贡献却是负值,因为用于接待的游客越多,在市内产生的消费反而越低(比如团队餐比个人点餐的消费要低得多),GDP也越弱。

后来经过专家的分析才找到问题的源头:该市内很多餐饮企业为了迎合外地游客,都学会了说普通话,而且服务态度明显比以前更好了-------这些改变虽然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但消费者在该店内的消费其实并没有增加(游客点两个菜一个汤,原来需要花200元,现在因为服务员的热情,游客感觉花250元也挺高兴的,但这250元仍然只是花在了两个菜一个汤上),而店家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会尽量提升饭菜的质量和数量(毕竟多招待一个游客就能多挣一笔钱)。这样下来,该餐馆实际的营业额确实是增加的,但利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可能减少了(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可能需要增加一些人员的工资成本或奖励支出)。

从这个案例当中就可以看出, 政策的制定除了考虑“需求”之外,还需要考虑“供给”的因素。 当某个地方的政策只考虑了“供给”因素,而没有考虑“需求”的时候,就会出现该政策实施以后,短期效果非常显著,但长期来看反而制约了发展的负面例子。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 比如说很多城市为了鼓励汽车生产,都会给出相当优惠的税收政策,甚至直接给与现金返还。但是这样的政策在短期内真的能拉动经济增长吗? 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有车的人肯定不愿意再花钱买新能源车(虽然国家政策有补贴,但也只是补贴一部分,自己也需要掏一部分钱出来);没车的人即使有钱也不愿意买,因为用车成本高啊(买车之后每年的油费、保养费用等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从需求的角度来说,不管怎么刺激,购车需求永远就那么点。

那如果没有购车需求的人不愿意购买汽车,难道把原本不需要买车的人逼成了购车者,就能够真正拉动经济了吗? 其实也不能,因为“供给”方面本身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一谈到造车,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投入巨额资金进入的。虽然说现在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研发平台,但毕竟也是花了钱的,而且技术方面的积累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如果国家直接投资或者给予现金补贴的话,固然能够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但最终受益的恐怕也只是少数厂商,而不是整个行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