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投资骗局多?
是的,而且各种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我曾经接触过几个想往朝鲜投资的中国商人,给他们出的点子都是买地、建厂、生产出口,但是最后都无疾而终。 原因很简单,在朝鲜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商业机会”,那些所谓的机会其实都是坑,稍不留神就能倾家荡产。 比如我接触过的一个浙江老板,想来朝鲜开一个皮革加工厂,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可以先找人问问,毕竟这里是朝鲜嘛,很多事情不好办。他说已经问了,一切都很顺利,政府很支持,很快就会拿到批文。
过了没多久,来了两个朝鲜人,直接到浙江找这位老板,说要考察他的工厂。我们觉得奇怪,因为之前没有任何对接和沟通,他们是怎么找到这个工厂的?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两个朝鲜人是来租地的,要租浙江老板准备用来建厂的这块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浙江老板的描述中,我们的翻译把“皮革加工厂”翻译成了“毛皮工厂”,而朝鲜语中“皮毛”与“皮革”是两个不同的词。
由于中国对朝鲜的贸易一直保持着巨额顺差(主要是靠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出口),所以朝鲜的矿产资源和轻工业产品是中国最容易进口的两个领域。因此很多中国商人在采购列单上写着"皮(毛)袋,10个;皮(毛)鞋,50双……",希望把货物运进朝鲜后再进行分拆,分别卖给下游的客户。
不过,当这些商品进入朝鲜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很多商品会被强行分为“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两类,“生活用品类”可以进入流通环节,而在“非必需品”一栏中的物品则全部充公。结果,很多中国人不但亏钱,而且还被扣上了“奸商”的帽子。 除了倒卖日用品能赚钱外,在朝鲜还能搞点工程和建设,这也是很多中国人想进去搞点建设的原因。
然而,你想在这边建设施工也得有人脉关系,没有关系的建筑商只能是白折腾。我曾经认识一个广东的老板,想来朝鲜开一个木材加工业,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可以找驻朝使馆帮着联系一下,他说已经找了,大使馆给了一个建筑公司的电话,让他们协助办理。
到了约定时间,那个建筑公司的人来了,直接告诉他:“你的申请材料我们收到了,但领导说了,除非拿20万元现金当手续费,否则就不给你批复”。于是,这位广东老板只好自己掏腰包,打点了一切费用。
等一切手续办好,他来到工地现场,发现这里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全是清一色的俄式砖混结构平房,放眼望去,跟国内那些刚建成的城中村没什么区别。 更让他感到沮丧的是,虽然工地上的建材全是标准件,但是他找任何一块牌子,上面写的都是朝鲜文。问他什么意思,工程负责人呵呵一笑:“这是我们从俄罗斯买的二手货,你放心大胆用吧,绝对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