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核有什么作用?
橘核,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四川等地。
【药性】辛、苦、平。归肝、肾经。 【功效】理气,散结,止痛。 【应用】
1.气滞血瘀所致胸胁刺痛或胀痛。本品辛散温通,主入肝经气分,兼入心脉,既能行气活血祛瘀,又能疏肝解郁,故可作为治疗胸痹、胁痛的要药;治胸痹心痛宜与丹参、檀香同用,治肝气郁结之胁痛可与柴胡、白芍、枳壳等同用。
2.痰气郁结所致喉中梗阻,咳嗽痰黏,恶心呕吐。本品质轻宣散,善散寒化痰,又可行气消胀,故可用于痰气郁结之症。凡痰气互结,阻塞气道,肺气不宣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等症状,可用本品治疗,以止咳化痰、开闭醒神。对于呕吐、腹泻与胃酸过多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3.肾虚所致阳痿、早泄、遗精、带下清稀。本品能补肾阳,又可疏泄郁滞之气,有固精缩尿的作用,因此对肾虚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和小便频数、腰膝酸软有较好疗效。尚有驱虫功效,可治绦虫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伤阴,故不宜久服、多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鉴别运用】 橘核与荔枝核均能理气止痛,用于治疗胃痛、腹痛、痛经等,效果较好。但橘核偏于温通,适用于阳虚寒凝或气滞血淤所致疼痛;而荔枝核偏于清热,适用于湿热内生所致的脘腹胀痛、腹痛腹泻。若胃热口臭,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赤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阴虚内热证者,则非本药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