罾是什么生肖?
“罾”谐音“争”,是指十二生肖中的老鼠。 十二生肖的分配与十二地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四个字。其中每个字都是两只手合起来的意思;也有“十二属相”的说法。那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中为什么没有“辰龙”呢?原因是“辰龙”和“巳蛇”在古文字的写法是相同的,都写作“辰”或“已”,人们分不清二者,所以就出现了缺“辰龙”和“巳蛇”的现象。 在古人的思想中,“子鼠”“丑牛”“寅虎”……这些动物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子鼠”——“孳”意为“繁殖”。“子”代表第一,即万物之首,也就是生肖鼠。
“丑牛”——“牵”是“拽”、“引领”的意思。“丑”在古代表示“扭转”,而“牛”在古时字形为“牛角”。“丑”与“牛”联合起来表示“用牛角(牵引)”,引申为“耕耘”(因为“牛”耕田),又引申指“牛气”。
“寅虎”——“寅”原意就是指“老虎”,正如字面所透露的信息。
“卯兔”——“卯”字的字形就是像兔子一样长长的耳朵。
“辰龙”——“辰”本义为“时光”、“日”,与“龙”结合就表示“太阳神龙”。另外,古代神话中,“龙”还代表雨水。《诗经》中有关于“龙”的描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溺,攸介攸止。”意思是随着“龙”的滋养灌溉,农民开始播种,植物生根发芽。所以“辰龙”也象征着财富与收获。
“巳蛇”——“巳”字面的意思就是“大蛇”。
“午马”——“午”即“马”。
“未羊”——“未”字就是“母羊”的形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未羊”是指“半大的羊”。
“申猴”——“申”的原意就是“猴”。
“酉鸡”——“酉”字的甲骨文象一只鸡的形状。
“戌狗”——“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犬”。
“亥猪”——“亥”字的最初形象就是“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