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很方便吗?
坐标,上海 经常坐地铁,也曾经因为坐过地铁迟到而被老板骂,所以很关注地铁出行的问题 我认为地铁方便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个是你出发地和目的地离地铁站的距离 一个就是地铁的拥挤程度 如果距离很近,比如2公里以内,那肯定步行最划算了,还锻炼身体。如果距离稍微远一点,3-5公里,那就骑单车或者电驴吧,既省钱又环保,关键是不必像乘地铁那样挤得满头大汗。再就是开车或打车,当然这些方式都比地铁贵一些,但是胜在自由度和灵活性高。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时间出门,不必拘泥于地铁开过来的那个瞬间,也不用面对地铁里的各色人等。
然而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往往有很远的地方,离市中心近10公里,而这些地方通常就有地铁经过,而且不挤。我住的地方距地铁不远,步行5分钟左右,但是我工作的地方距地铁口相当远,乘公交要20多分钟,因此我经常骑车过去,当然骑车的途中也能享受到地铁带来的便利——不用受烈日或暴雨的“欢迎”。不过骑车也有骑车的烦恼,那就是需要花费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等待红绿灯,如果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这一耽误就是至少半个小时。此外骑车会提高通勤的时间成本,毕竟还要考虑骑行、停放车辆等问题。
最后要说的是,随着上海市中心区域地铁建设的完成,大部分新开发的楼盘附近都有地铁通过,未来地铁出行将会更加顺畅和便捷。 说到市中心区域,就不得不提提上海的中心——黄浦区的石库门里弄住宅。这些房屋一般建造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如今已经焕然一新。住在里面的人家要么很有钱,比如做房地产和金融的,要么很上进,如搞人工智能的大厂研发人员,以及我这样混得比较一般的程序员。尽管我们收入不同,职业各异,然而有一件事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享受到了地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并且相信这种便利还会持续下去,因为我们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中啊!
地铁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客流量大的大、中城市修建;修建的线路应选择在该城市通过最繁忙、亟待解决交通问题的客运干道上,以集中客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我国大、中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大、中城市的人口为80~150万人,城市内客运量为60~150万人次/日,其中公共汽车客运量为30~80万人次/日。如果在该市选择一条长15~30公里的客流量比较集中的线路(20万人次/日以上)修建地铁,就可以保证地铁的运营盈利。
地铁是设于地面以下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通常,人们把地下铁道简称为地铁,实际上它也包括设于地面或高架上的部分线路。地铁一般设于地下,用钢轮钢轨运行,供电牵引,采取列车运行方式。与地面和高架上的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地铁交通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旅行时间短。在大城市中心区域修建地铁,还可以把这一区域高密度聚集的大人流迅速疏散和集中起来,对于减轻这部分区域的交通压力,发挥中心区域的效能十分有利。地铁的建设也为城市地下工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
地铁线路,包括正线、车场线及辅助线。正线为列车运行的基本线路,有上、下行两组平行线组成,两线间用道岔连接,以满足调车或列车折返需要;车场线包括车辆停放、检修的线路以及出入段和调车用的线路,正线与车场间的线路称为出入段线;辅助线是在正线与正线或正线与车场线之间起连接或折返作用的线路,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和出入线。地铁线路一般是呈环状布置的,呈棋盘式以充分利用城市路网。正线一般采用不设超高的单线循环形式,采用半径150米、坡度为33‰的线路。车场及辅助线的技术标准可适当降低。线路均为三轨式有触网电气化线路。一般情况下,高架线路可采用预制板块或整体道床,隧道部分采用整体道床。
地铁一般为全封闭线路。列车采用钢轮钢轨,一般在正线上采用四辆车(72米长、400吨重)编组运行,列车速度80公里/小时,站间平均运行速度35~45公里/小时,其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小时,高峰小时断面流量可达60000人次/小时。地铁站距一般为800~2000米,最短200米。旅行速度为25~45公里/小时,与公共汽车相比,地铁运行时间可缩短约四分之三,其客容量达公共汽车的30倍以上。一般情况下,线路的最小间隔为5分钟。正线可铺设双线或单线。地铁每隔2.5~3公里左右设置一个牵引降压变电所,将35KV的中压电转换为1500伏的直流电,提供给轻轨和为运营服务的各低压用电设备使用。地铁一般在市区繁华地区设站。
地铁的建设费用是地面和高架轨道交通的2~2.5倍。地铁工程土建部分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60%;车辆及其他设备部分约占30%;机车、车辆段及供电工程约20%;通信、信号和站场设施占的比重较大,两者各占15%。运营成本比地面和高架要高,其中人工费要占到50%。
地铁适用于大、中城市内客流量大、路网密集区域。地铁的建设费用和成本是地面和高架轨道交通的2~2.5倍,在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评价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宜优先考虑选择地面或高架运行。地铁的建设投资大,只有在修建线路的客流达到一定密度的情况下,地铁运营才能盈利。以中国大、中城市的实际运营情况为例,一般大、中城市人口超过150万,城市内客运量为150万人人次/日以上,其中,公共汽车客运量为80万~100万人次/日。如果在该市选择一条长30公里,客流量为20万人次/日以上的线路修建地铁,在正常运营后方可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