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哪些项?
1.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2.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的准确性; 3.税务事项的真实性,包括:是否依法纳税;涉税金额准确性;是否存在偷税漏税情形等; 4.重大经济决策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5.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合理性; 6.财务报表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披露信息的准确性; 7.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执行有效性。 其中,第一项和第二项是审什么的问题,第三项和第四项是为什么审的问题,第五项和第六项是怎么审的问题,第七项是审查的结果和判断的依据问题。 一、如何确定被审计单位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一)从公开信息中搜集资料并初步了解企业情况 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属行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司法机关判决案例等信息材料,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等情况有所了解。
(二)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明确提供资料的范围及编制要求 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将就审计有关事宜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对接沟通,在取得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提供资料的范围及编制要求。
(三)制定审计方案并实施 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基础上,我们将会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包括审计目标、组织计划、方法步骤等方面内容。并在方案落实过程中严格遵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开展监督审核工作,保证审计质量。
(四)出具审计报告 我们严格按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相关职业规范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进行全面细致地核对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形成专业性的审计报告。
二、什么是风险导向审计? 指审计师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根据重要风险因素的辨识结果,选择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及范围,并据此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和做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和方法。
三、风险评估与应对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需要先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相应地采取防范措施。 首先,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和评估财务报表审计可能面临的重大危险和隐患;其次,结合审计的具体情况,评估所面临的风险大小,并对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如何运用风险评估程序? 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评估,还要考虑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风险实行有效的遏制和防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获取有关风险的信息,还应该包括制订全面充分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