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补贴多少?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场化服务三大领域。 (一)财税政策 1.税收减免 自2006年起,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从事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按其年末净资产总额的4%给予所得税税前扣除;对符合条件的小型担保机构,经营期间(2年以内)可按6%的比例扣除,连续计算的可结转下次继续享受。
2013年和2015年春节前夕,国务院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国家通过财政贴息、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手续费、提供奖补资金等方式予以支持。 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贷款,由财政部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存准率)之间的差额给予贴息补助。
2.税费减免 目前,我国大多地方都实行了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以北京为例,自2018年初开始,北京市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优惠政策。“六税”是指资源税、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两费”是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3.财政补助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结构调整等的支持力度。 除了上述直接优惠外,有些地区还设立了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对发生亏损的小微企业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弥补因银行放款而产生的损失。
(二)金融政策 “银税互动”是银行信贷和税务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贷款融资服务。“银税互动”最早在2015年的浙江温州试点开展。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 2017年之后,税务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以涉税信息和征信信息为基础,为守信中小微企业发放无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
除“银税互动”以外,各地还有各具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比如,在北京地区有“京小贷”,面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的科技公司推出;在上海有“创金融”,为处于初创期且符合《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第二十二条相关规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郑州,有专门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的科技贷。
(三)市场化服务 一方面,各类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针对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推出相应的产品。专业性的创业孵化器、创投基金、天使投资等也不断涌现,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