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吃饭好吗?
当然可以! 胃不好,很多时候是自我猜测,或者自我暗示;因为胃是一个消化器官,如果吃进去的食物没有在胃肠里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就会以为可能是自己胃不好的原因。实际上,胃不好的人是可以正常饮食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胃的作用是什么——胃主要是一个器官,但不是唯一能够消化的部位。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槽骨的摩擦、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会逐步变成流食状态,进入到胃里面。而在胃内,由于胃酸(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盐酸)的存在,以及各种消化液的分泌,蛋白酶、脂肪酶会有序地对食物进行分解。最后,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在小肠内被进一步吸收,供机体利用。从消化过程的生理角度来看,只要消化功能正常,不管是健康人还是“胃不好的人”都是可以正常饮食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正常饮食”是指一日三餐、按时按点、不过饥过饱的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同时还要保证食物的种类丰富多样,不要长期吃同一类食物,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湿搭配。这样才能够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能够保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而一旦出现了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就会对胃肠道造成影响,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表现。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规律和营养平衡,就能够满足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让胃肠道充分感受到“没负担”,自然就可以达到保护胃肠道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