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能开放?
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还很不强大,国际影响力也不强。一旦放开,大量黄种人涌入其他种族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结果很难预料(像白人掌握绝对话语权的美国,其白左势力一直想鼓吹移民带来“多样性”和“多元文化”,在白人占比逐渐降低的英国也是一样的)。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搞了计划生育,减少了人口。这的确是一个因素,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国力问题。一个国力强大的国家,有自信,不会害怕什么外国移民。看看美国和加拿大对墨西哥移民的态度;再来看看日本对中国移民的态度。
日墨之间没有国界,两国接壤处有一道125公里长的边境线。由于历史原因,居住在日本海沿岸的菲律宾籍劳工大量移居至日本,他们甚至不需要办理签证。根据日本海关统计,每年大约有60万名外国人在抵达日本时选择不去申请居留许可。这些菲律宾人的子女甚至还享有日本的国民教育福利。虽然这些移民未获许可,但他们在日本已经生活多年,不少人拥有自己的生意并成为纳税者。只要他们没有犯罪记录或不良身份,一般都不会被驱逐出境。不过,一旦他们离开日本前往他国,再入境时就难上加难了。 相比之下,我们的国门可没那么开放!
这问题比较大,但是还是可以一言以蔽之,中国能开放,中国必须开放,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
但是中国也不可能全面开放,中国也不应当全面开放,这也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的。
说中国能开放,是因为有足够雄厚的物质和技术积累,说中国必须开放,是因为这是一条已经被证明能引导中国走向强盛的道路。说中国不可能全面开放,是因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还有长远发展需要保护,说中国也不应当全面开放,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主导权不可能允许中国全面开放。
物质和技术积累使得“能”
首先,中国有足够的物质积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倍的速度增长,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上限,外汇储备稳居全球第一,这是中国能开放的基础。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得我们不再像40年前那样担心国外廉价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冲击本国就业,相反,中国有能力通过进口更多的外国商品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服务,这是中国能开放的底气。
其次,中国有足够先进扎实的技术积累。在农业方面,中国用不到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在工业方面,中国在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超过全球50%,22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在信息科技方面,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光纤和4G网络,5G技术全球排名第一,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方面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在航天航空方面,中国从零开始发展6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卫星总量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航天发射次数连续两年全球第一,高速列车关键技术与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是中国能开放的基础与技术条件。
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发展的资源和技术,又将自身强大的生产能力投入国际市场,成为全球分工的重要一环,这既是能开放,又体现了必须开放。
经济实力的提升让中国获得了话语权,这既让我们的开放之路更加平坦,又迫使我们必须开放,以保证在国际市场上不落后于人。
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和发展模式优越使“应”
首先,中国有巨大的未被开发的经济潜力。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全球最富裕地区相比较,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人均GDP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多一点,中国的收入差距和区域差距很大。无论是从发展总量还是发展质量,中国经济发展都还远未达到最佳状态。随着中国经济向发达国家水平迈进,巨大的发展“追赶效应”将会持续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
其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景光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将极大提升,这将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高质量发展。
第三,中国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和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比拟和难以企及的,这使得中国有应当开放的资本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