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可能加息吗?

鲁颢煜鲁颢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央妈的加息预期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但是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 首先,从外部环境看美国仍处在降息周期中,欧洲也在降息,俄罗斯甚至负利率,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加息,势必会影响跨境资本流入,2015年那一场“加息恐慌”还历历在目;另外,国际上大多数央行仍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只有日本、瑞士和土耳其等少数几个国家实行正常的货币政策(加息或减息),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仍然会向着降息的国家流动,我国目前仍然面临着通胀高企和通缩风险并存的局面,加息无疑会将我国推向通缩的深渊。

其次,国内物价上涨主要是供给端导致的,油价暴涨、大宗商品上涨和人民币汇率上升共同推动了CPI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近几年新高。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供给端推动型通货膨胀。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去产能、去库存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加息不可能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况且加息会造成资金成本的上升,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最后,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下行阶段,中央政府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多次表示不加息,考虑到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的通胀预期,如果央行加息,不仅会打消市场的通胀预期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个人认为短期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但另一方面来说,随着国际油价的连续下跌,商品价格的回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通胀压力正在逐步减轻,通缩的风险增加。长期来看,人民币加息的概率是存在的。在去产能、去库存完成后,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的压力很大,美联储加息窗口开启后,人民币面临加息的压力。届时,央行可能借助加息来收缩流动性,实现货币政策的正常化。

贝尔纳贝尔纳优质答主

在欧洲的加息步伐上,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称欧洲央行“正在密切关注通货膨胀风险”。这一表态被认为是,欧洲央行可能在9月份继续加息。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各国的加息时点不会同步,存在先后和差异。他还称,中国的通胀率已开始回落,未来趋势仍需继续观察,加息是央行管理利率的工具之一。

从周小川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我国的加息工具箱仍然存在,但在紧缩政策“组合拳”当中,加息手段将越来越少地被使用。对于加息手段,周行长给出了三点表述,即“加息是央行管理利率的工具之一”、“各国的加息时点不会同步”以及“看未来趋势”。我们对这三点进行逐层解读。

首先,加息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一种手段,这说明我国并没有放弃加息手段。但“工具之一”则说明加息手段将不再被作为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来把握。其原因从后面周行长的表述中也可以找到,即“各国的加息时点不会同步”。我们再把周行长这段话继续引伸,“工具之一”、“各国的加息时点不会同步”说明了在国际资本跨境流动日趋便利的大前提下,各国在执行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兼顾本国币种的汇率;而本国汇率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本国资产价格的配置价值,所以在加息时点上的确定上必须兼顾汇率及本币资产配置价格。反言之,如果过早加息可能导致热钱的加速流入,造成被动。

最后,周行长对加息的态度以“看未来趋势”的表述收笔,这也给了市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未来的物价水平及流动性状况依然严峻,加息是有可能进行的;但如果上述两个因素能够处于可控状态,则加息无必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通胀水平回落只是开始,未来这一趋势还有待观察;而流动性的问题则依然处于困兽之斗。所以加息短期内并无可能,但并不能排除明年物价涨幅超预期的可能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