悘字五行属什么?
“醫”字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ī ,形义皆源于古人对疾病的诊治过程所进行的一个形象描述——从“醫”和“殹”,可以理解成“医治”“治疗”“医病”“治伤”等等。 “毉”的古字形像一个人被针刺,或像医生用针给人治病的样子。 甲骨文的“醫”字像用手拿针的形状; 商周时期的文字中,“醫”字的字体有的作“毉”,形状像用手拿着一根带有钩刀的针;也有作“醫”,像是手持着几根长短不一的针;还有的字像一只手抓着一把长长的针。
这些不同的字形反映了当时医疗技术的发展变化情况:先秦时代,医学主要使用砭石作为治病的工具,因此“醫”或“毉”字像用手指捏着砭石的意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针刺疗法,因此“醫”或“毉”的形象开始与针有关;秦代,开始用金属做针,于是“醫”或“毉”字又变成了持针的模样;汉代以后,针逐渐发展成“针灸”,因而“醫”字又出现了多种写法,如“醫”“毉”“醫”“醫”等,都指同一种职业。 除了持针的形象外,“醫”或“毉”还表达了这个职业的特殊性——“醫”表示行医,而“毉”则特指巫医。
在古代,人们通常把行医者统称为“醫”,直到近代,“醫”才被正式定义为中医或中药从业人员。《辞海》中“醫”的解释是:“医,医术之士……医,医事之职也。” 而“毉”则是《辞海》中唯一的药物说明:“药(薬),葯也……”也就是说,古时“藥”“葯”二字通假,都表示中药材。那么“毉”字也就很好理解了:专治中药材的巫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