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学好吗?

宫紫丹宫紫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创办于1954年,时名中央广播事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的教育、文化、传媒中心北京市,现有在校生近3万人,教职工2000余人。历经60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标准文化传承创新为立足点,实现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发展”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

学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校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学科涵盖艺术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理学等9门类。设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二级学科点。设有64本科专业。目前,学校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模以及教师、学生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均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前列。

学校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建校之初,学校就承担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重点科研项目,第一个语言理论方面的“六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近十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众多高层次研究项目,一大批高层次科研成果在全国高校及广电领域名列前茅。2014年,我校共有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3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并获“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6项,省部级奖励28项。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分中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中国传媒大学语言测试与培训中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国家广告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等多个重要研究机构和全国播音主持艺考培训基地设在我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