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什么地方?

缪佳朋缪佳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学”这个词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比较长的发展史,而且由于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学派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和解释的不同,至今仍有不同的叫法。如:《周礼·保氏》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 里,二曰六 行,三曰六 艺,四曰五 刑,五曰 九 德,六曰 明 九 福, 盖 总 七 教 以 拟 君 子。”这 就是 在 夏 、 商 、 周 时代对教育的一 种 概 括。“大学”,古指大成至圣先师的殿、堂等。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古代,我国一些大学问家、思想家或政治家,就曾提出关于高等教育的种种看法与主张,并且创办过一些高等机构,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而且种类较多。如太学、国子监、辟雍、黉、序、庠等,都是历来为人们所熟悉的高等学校名称。

1、太学

西汉宣帝时,下诏为董仲舒立学馆,称“宣帝立学,始自仲舒。”但还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此后历代王朝大都设置过太学。魏、晋、隋、唐设国子学,五代设国子监,与太学并为最高学府。太学博士也是官名。

汉代所建置的太学,在教学上实行“博士轮流授课制”。“博士”是学术上造诣很高的官员,每博士授徒生几十人,“一经不擅,舍徒而传”,博士所授学官为博士弟子员。

“博士轮流授课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的传授,但也容易造成学术上的门户之见,束缚学生独立思考,束缚思想的活跃与学术的发展。

博士轮流授课制,还使得博士“教授博士弟子”成为其重要职责。经博士保举,经考选而获入太学为弟子员者,谓之“弟子”。太学生,主要来自郡国平民,也有“州郡、郡国所举,公府所辟,或散骑备射选,或明经行郎”,还包括“郡吏积功,进往左民”者。

汉代太学生的身份主要为郡举、公府辟、博士保举等。郡县举荐太学生,有“岁课”,按学生成绩好坏决定太学生身份的高低与去留,也有“试学”。经郡中“三老”(乡官)、有德行的乡间士人评议,“诸生定其行,长史定其位,主者听之,罢去无完者。”罢去者,则不再具备太学生资格。“公府辟”,是官吏或官学名流向尚书台自荐子弟,尚书台再向公卿推荐,确定太学生身份后,即成为太学生。“博士保举”主要是保举有学术、德行和学业基础的小孩子到太学接受系统教育。东汉太学生保举制度得到发展,“博士弟子尽于国言能受者,皆诣太学者,得增员益教,岁课甲科。”经考试被选拔入学者,称为“博士弟子”。

西汉的太学,博士弟子员,岁课甲科,可直接补官为文学掌故。东汉“博士弟子皆经明通素,有大才者,冠将军、刺史、二千石、四百石监试弗贡,悉诣太学者,得增员益教”,其入学者,可担任文学掌故,还可担任小吏。

汉代太学的学生,除郡国平民外,还有“三公、九卿、二千石、博士子以类教试,可让、议、劾、请劾状、行罚,唯(唯??)博士弟子员,得行罚之,错、令、史二千石以下坐之”。可见,汉代太学的学生,不但是郡国所举或郡国所辟,也是公府所辟,而且可凭借太学生身份,对官吏犯法可提出意见和进行弹劾。

太学分东、西华、上、下两院,东苑修业堂,专攻高等实业,谓之大专;西华分设文理两科,应称大本;各院大四试期,分二月、六月及十一月,三月四考期,即可谓大学。

大学其实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在这里可以学东西,也可以玩东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