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一哭就抱好吗?
望子望女又成龙成凤,几乎是每个母亲的心愿。为了让宝宝更聪明更健康,母亲会对宝宝做许多干预性的训练。可是,这些训练是否都科学呢?专家指出:许多家长爱抱孩子,可是又害怕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这个度如何掌握,需要多加研究。新生婴儿“一哭就去抱”是有好处的:1、从生理学方面来看,孩子的大脑皮质中支配呼吸的神经纤维是由大脑皮质呼吸中枢发出,受到外界刺激后,较易兴奋。如果不及时喂哺,孩子可能会因胃肠空虚,中枢神经系统供血不足,而产生饥饿性乏力。这时爸爸妈妈及时予以食哺,会刺激大脑皮质呼吸中枢兴奋;2、从心理学方面来看,孩子生活在农村,周围都是“熟人”环境,见到有人走动,就会想起其带来的刺激(饮食、娱乐等),而哭闹不止;3、农村育儿观念亟待更新,农村父母多有“迷信”思想,当孩子生病时,不是去医院求医,而是请算命先生“驱鬼看煞”;孩子不好好睡觉,不是寻找原因(如膳食是否合理,环境是否安静、舒适等),而是以“摸神”——在身上摸到“三根正神”就平安无事了;孩子食欲不振不是精心烹饪、调和厚味,而是请“大师”算命“镇邪”。迷信思想干扰,也是孩子哭闹的原因。所以,新生婴儿一哭就抱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从生理上讲,新生宝宝还不能表达自己情绪,所以,他们一哭,大多是生理上的需要,吃奶的需闹,拉尿的闹,或者身体不舒服的闹,总之,都是生理上在闹饥荒,口渴,尿布湿了或身体不适。这个时候就应抱起来,先处理生理问题。
从心理方面来说,此时的新生孩子,没有记忆,没有思维,他对人对事对物都没有什么特定的要求与愿望,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目的,所以,一哭就抱,抱了就不哭。即使是做了过分的要求也只能在无意识的阶段。
有的专家指出,有的新生儿一哭就抱,抱了还哭,长此以往,会给婴儿产生依恋心理,一旦离开了抚养者就会产生焦虑,长此下去,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我不懂心理,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但可以肯定地说,一旦形成了婴儿的依恋心理,那一定是以抱为对象,以人为载体,这对幼儿心理的发展一定是无害的。
从护理婴儿的角度讲,不抱婴儿也有不抱的理由:一、抱的姿势是不合理的,对婴儿的肢体的发育是有影响的;二、对抱久失平衡能力的婴儿来说,抱起来,晃荡两下,摔下去的风险是很大的;三、抱起来的目的不明确,有的喜欢被大人抱,有的讨厌被大人抱,无所谓了。
最后,从科学育儿方面考虑,不让婴儿养成一哭就抱的习惯是有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其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这样就不会成为依恋对象,即不会经常想到抱者,同时也不会对将来的个性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