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多媒体技术?

公涵蔚公涵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前,在高校教学、教务管理中,多媒体技术是新鲜的,时髦的。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课件及软件。但如今再这么讲就显得老套了。目前高校教学的主要媒介仍然是PPT(教师授课)+黑板(板书)+纸和笔(学生记录)。虽然很多课程已经配备了相应的电子教材,并制作成了PPT。然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会使用大量的板书,方便学生做笔记以及课后复习。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建设数字化校园、智慧课堂等。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教与学全程无障碍的交互式学习平台。而多媒体技术仅仅在这一浪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已。 所谓“新技术与新思想总能找到契合点”确实如此。随着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的颠覆性影响才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信息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到了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在新兴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中的作用,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校园管理服务中的深入融合。 那么什么是新兴专业呢?什么是传统专业改造呢?其实这里提到了两个词——“新建”与“改造”。也就是说,高校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该属于传统专业的改造范畴。既然是改造就得围绕传统专业教育的短板和痛点着手。

基于此,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几大难点:一是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及时;二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彻底;三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单一化;四是教学资源的建设不规范。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为此,国家提出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战略部署。即本科人才培养回到本科教育本身,教学的重点回归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主体上来。同时,倡导分类建设、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从而构建起“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