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作用于什么?

郏杉岚郏杉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在实验室做了一下午的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 先给大家看看结果吧(因为文字太多,表格放不上来了),这些是利用不同酶分别处理含有不同浓度底物的反应混合物后,测得的产物生成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底物浓度低的时候,只添加酶的情况下并不能显著提高产物浓度;但是当底物浓度高的时候,添加酶后可以明显看到产物的升高。所以从图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高浓度底物溶液中,加入酶后能够提高反应速度;而低浓度底物过程中,加酶之后反应速度无明显提升。

接下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原因: 细胞色素P450属于混合功能氧化酶,具有双功能基团——苯胺点和酚羟基,因此对底物具有一定的亲合性,可以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作用。但是,由于该酶的活性中心是一个疏水的空腔,只有脂溶性底物可以进入其中发生反应[1]。

图2 细胞色素P450的结构模型 根据结构特点,可以将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方式分为介导型和催化型两种。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介导型的报道更多一些。它主要是指当底物和酶结合以后,首先底物在酶的苯胺点上与之结合,使酶活性中心的两个功能集团都带上负电,然后通过氢离子从质子供体(NADPH)上获取氢离子,使得两个功能集团都失去电子,重新变成阳离子,最后形成醌类中间体。这个过程会形成一个环,所以称为介导型。 而催化型的作用则主要是由Cys和His之间的二硫键来催化的,与底物的亲合力比较低,需要大量底物才能看到效果。而且这种作用方式只能产生自由基或者过氧化物作为中间体。

基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在低浓度底物情况下,由于没有足够的底物供给酶进行反应,所以即使有酶存在也不能明显提高产物浓度;而在高浓度底物情况下,少量酶即可发挥作用,所以添加了酶之后产率有所升高。 所以,酶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它在某些条件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另外一些条件下可能却毫无作用。这就给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运用酶来高效地转化合成我们想要的物质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筛选合适酶: 如果要从天然产物中提取酶来做反应的话,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酶的来源、酶的性质(如反应活性、稳定性等)、酶的成本等等。如果是从基因工程的角度出发,则需要构建合理的表达体系,包括探针的设计、启动子的选择、融合蛋白的表达等等。

2、优化反应条件: 除了需要选择合适的酶以外,我们还应该摸索最佳的反应条件,其中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以及添加剂等。对于不同的反应而言,其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有很大的差别,需要实验者耐心摸索。 3、完善反应体系: 一个理想的反应体系应该包括所有的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当然还有必要的介质。如果反应进行得不完全,就应该考虑到是否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缺乏的缘故,从而及时补充进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