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晋级有几级?
业余爱好者,水平仅限于大学混个体育加分,拿个毕业证罢了。 打球主要是为了健康,所以从不考虑技术问题(虽然确实没有技术),只考虑能不能打舒服了。因此我的球风比较“臭”。我理解的打好乒乓球就是让每个球都打得舒服,怎么舒服怎么来。如果这个球打得很舒服,那就算是我进步的表现;而这个球没打好,打得不舒服,那我就会记住这个球是怎么打的,下次再碰到类似的球就可以借鉴一下,争取下一个球能打出感觉来。
从2014年开始接触乒乓球,到2016年正式打球。期间只是周末去公园和路人对战锻炼身体。因为喜欢运动,所以对这项运动很专注。加上本人智商还可以,领悟能力较强。虽然从零基础到高水平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毕竟时间有限,所以我选择了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模仿。每天看顶级比赛,研究运动员的打法,动作,甚至发球,然后自己实践,模拟,反复练习,力求做到百分百复制。
在能够熟练模仿各种动作之后,我开始加入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套路。当然这个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方式。我觉得我乒乓球技术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大量观看比赛,二是经常跟高水平运动员对打。
先说第一点,我认为多看高水平的比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赛场思维。高水平的比赛节奏快,变动多,非常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而且在看其他优秀球员打球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很多技巧。比如正手攻球的力度和角度,反手拔球的弧线,以及如何挑打,如何拉弧圈等等,都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到。 至于第二点,那就是要多和高手过招。只有不断地和自己所仰慕的高手们打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我在高中时,由于学校没有乒乓球台,所以只能周末去到附近体育馆里打球。当时一个周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我每次都很珍惜,也总能找到乐子。记得有一次,我又一个人背着球拍去找馆里的教练打球。那是我第一次和真正的专业队员对打。他看了看我手上的标号,问我是不是学生,我说是,接着又问我是哪个学校的,当听到我是高中以后,他就笑了笑说,那你应该还打不过我。可能他当时已经忘记了当时他是怎样击败我的,又是怎样鄙视我的,反正我记得很清楚,也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