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字五行属于什么?
“秀”字的字义与五行,在《汉语大字典》里有收录—— 秀(xiù) 《说文解字·禾部》:“秀,禾未秀穗者。从禾,秀声。《周礼》曰‘凡赏收聚’,注亦云‘秀,未秀之禾’。”“秀,禾之俊俏者。”
又《玉篇·禾部》:“秀,美也。” 又《集韵·佑韵》:“秀,良也。”“秀,尤妙。” 由上可知,秀的本意是指尚未长出穗子的庄稼,引申指没有成熟的事物或者还没有显露才华的人。
所以,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判定字义的古代方法来判别,秀字是带“禾”的字,其字义应该与农业、农作物有关;而根据现代汉字学的方法来分析,秀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字形是由“豆”和“丑”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如图所示),所以其字义的源头应该就是这两个偏旁的字形含义。 根据上面的查询结果我们知道,“豆”字的五行属性为火,那加上“火”字旁以后的“秀”字属火也很正常了。
再来看第二个偏旁“丑”,《说文·牛部》:“丑,纽也。象手之形。”段玉裁注:“今人作钮。”也就是说古代的“丑”字指的就是手指上的指甲,由于古人常将指甲剪下来留作纪念或者送给亲友,故而古书的记载中有很多关于“醜(chǒu)”字单独使用的例子。比如《易·乾》:“履霜,坚冰至。”李颐注:“初九,履霜。履,足踏也。一阳升腾,如人履薄冰,阴气渐盛,寒水凝结。”
但是到了汉代以后,人们逐渐用指事法给文字加个标记,表示某个意思,于是出现了“手”(扌)旁、“脚”(足部)等偏旁。当“丑”字用作指事字的时候,它所表示的字义就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脚”的意思,比如“足底”、“鞋底”。 用到“丑”字作为偏旁时,它所表示的字义也发生着变化,比如“指尖”的“尖”,“山尖”的“尖”,“笔尖”的“尖”等等,这些都表示尖状的东西且一般形容比较细微的事物。 而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的“秀”字,其字义也应该与这些词语的意思相一致,所以“秀”字的本义就是指谷物长出了细细的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