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什么时候开始算?
1.中国传统纪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2月4日或5日。以农历正月初一起计算属相,属相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计岁方法。这种计岁法与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用公历计时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历挂钩。从立春开始新的一年,一个轮回的甲子又开始了。
2. 公历是国际通用的新历,又称阳历,是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月份,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分成24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虽然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运动的周期性变化,但它的起算点却没有固定在天体上,而是每年“春分”时由太阳位于黄经0°启始。也就是说,每年的“春分”这一天,太阳都在赤道上方,全球各地的白昼时间都是12小时。而“秋分”之时,太阳又在赤道上方,昼夜长度一样长。这样一年中就有四个“立 春”“立夏”“立秋”“立冬”,它们分别对应着24个节气的开头。 由此开始,每一节气包含的温度和日照时间逐渐递增或者递减。
3. 生肖也叫做属相,中国民间传统计岁方法。它以动物记年,获得广泛认同。因此人们常说“十二生肖”或者“属相”。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使用的纪年法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干支纪年法(如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元年)、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康熙六十一年)、公元纪年法(如光绪二十七年)等等。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常用的农历纪年法,即在农历的基础上加上农历节气和中气,用来推算公历的日期。这种方法考虑了天文因素,比较准确。而农历节气和中气之间的时间平均为15天多,也就是所谓的“闰”,每三年左右有一个闰三月或闰九月,每五年左右就有两个闰二月或闰六月。由于闰月的存在,导致农历的年份没有明显的分界点,不能像公历那样明显地分为年初年和年末。因此民间便以农历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汇报后十五天除夕夜(大年三十)的到来作为农历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这个时间点实际上就是古代的“交年”或者“交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