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的经济最好?
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主要城市有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常州、舟山等;珠三角主要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环渤海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烟台等地。
以人均GDP计,这三个地区的经济是最为发达的。 其中,最高的是珠江三角洲,其次是长江三角洲,再次是环渤海地区。
从GDP总量看,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后才是广州和天津。 从人均GDP看,第一是深圳,第二是珠海,第三是苏州。
还有几个城市的人均GDP接近万亿,它们分别是南京、西安、武汉、沈阳、成都、厦门以及泉州,这些城市里大部分都是省会及直辖市。
全国GDP前十名里,东部沿海占了九席,只有重庆一个特例。可见,我国经济的格局还是东重西轻,北方弱于南方。 如果以地级为单位做统计,则经济发展最好的是江阴市与顺德区,这两个都是县级市,然后是余杭区和昆阳区,也是县级市。这些地区和县级市的GDP都在1000亿以上。
如果以县城为单位,经济发展最好的是常熟市与张家港市,两个都是县级市,然后是小榄镇与虎门镇,它们都不是县级单位了,但却是镇的级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目前已跃升至全球第二位,人均GDP也达到了5000多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是中国某个地区或者某几个地区的增长,是全国共同增长的结果。在增长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中西部地区追赶发展。30多年前的一些落后地区,如今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从经济总量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领先,广东、江苏、山东分列前三位,2013年经济总量分别超过了5.8万亿元、5.7万亿元和6.3万亿元。这些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总量大、增速相对快,而且市场配置和要素配置也更加充分,经济比较成熟和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增速比较快,重庆、贵州等大部分地区增速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从中等收入水平来看,2011年全国有3个省市达到高收入水平,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天津,人均GDP分别达到12604、12186和9430美元。2013年有10个地区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辽宁、福建和内蒙古,其余省份均属于中低收入地区。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已达到70%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山东半岛、沿长江、环渤海以及泛珠三角等城市化地区正在加速成长,城市化率分别达到了52.2%、54%、57.6%和50%以上。多数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率较低,处于加速城市化的发展时期。2013年重庆、贵州、西藏、河南、安徽、江西等省市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63.3%的水平,大部分地区在50%以下,其中西藏最低,不到20%。
总体上看,经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整体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