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属于什么数字?
在周易预测中,用干支纪年是一个基本常识,同样道理,以十二地支纪月、纪日、纪时也非常常见。然而,以十二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的来源和原理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 其实,这源于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发现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每年运行360°,约41个月(360÷12)便完成一次循环,因此形成了“甲子”纪年法。一年之中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每十天干配一个地支,循环记录。 这种方法非常科学,也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但它也存在缺陷,就是无法显示某一天的细节情况。为此,古人又创造了另一种记历方法——干支纪日法。即用天干与地支分别表示日期中的每个日子,形成“甲戊庚壬”和“子午卯酉”等组合,每天一个干支。如果某天的干支相同,则标记为“重日”或“重辰”;如果连续几天全是相同的干支,则标记为“连连重”或是“连连辰”。这种对“重日”和“连珠的重”进行标注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甲子”纪年无法显示每一天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古人创造出了十分精密的“甲子”纪年和“干支”纪日法,但这些符号并不能完整地表达古人在时间上的所有信息,例如不能区分同一日内的不同时辰。这也是现代时间记录方式(公元纪年法加二十四节令)产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