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前景如何?
1、全球流动性收紧,对中国影响不大 自2018年1月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7次,单次加息幅度50个基点,虽然每次加息后市场均有波动,但总体波动都在可控范围内。 今年3月份,美联储又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2.50%,为2018年1月以来最大单次加息幅度。
然而这次加息过后,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却出现下滑,截至6月14日,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到2.95%附近,这说明货币政策收缩的效力在降低,或者说金融属性更强的资产对流动性的敏感度更高。 中国央行当前仍处在货币宽松的进程当中,降准降息空间均比较大,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仍然在继续推进中,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压力加大,美联储加息也无法阻挡我国资本外流,进而促使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大增。
2、企业盈利水平抬升,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创下去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环比则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 PPI向CPI的传导效应正在显现,食品价格高位运行,5月份CPI环比上涨1.3%,同比增长2.7%。 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的较低位置,全部A股PE(TTM)仅为13倍,上证50和沪深300的PE更是仅有9倍和7倍左右。 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逐步改善,估值有望得到重塑,这为A股后市走出一波行情打下良好基础。
3、政策底已经出现,市场底遥遥无期 最近高层连续表态,呵护市场信心,稳定金融市场。在监管层眼里,现阶段最重要的是稳定和市场信心,而不是通过加息缩紧流动性来抑制通胀。流动性并不会明显收紧,通胀见顶回落之后,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有望回归正常,中下游制造业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提升。 A股经历了暴跌之后,市场的做空动能基本释放,市场底部逐步夯实,但是考虑到整个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缓解,盈利下行仍在进行中,加上流动性并没有明显回暖,因此股价反弹后仍有再次下寻底的可能,目前尚不足以判断底部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