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小数是什么?
从1904年开始,英国研究物种的学者弗雷明顿(Ernest William Frazetta)提议每年以一种动物来代表当年的生肖年,而以该动物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年份。例如,虎年就用“tigris”的第一个字母“t”来代表。这种以英文字母代表年份的方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使用。 到了21世纪初,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发现这种方式会迫使一些动物陷入危险的境地。由于许多国家都在禁止捕捉、杀害和食用珍稀或者濒危的动物,这些动物就不能再用它们的本名来命名年份了,例如“虎年”就只能用“无虎年”来表示。为这些动物命名时,必须避免使用其本名中的字。“猴年”变成了“无猴年”;“猪年”变成了“缺猪年”。这样的名字虽然有趣,但显然不够准确。
后来,人们想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每年的生肖用一种植物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做法至今仍在采用。 这种方法的引入可能源于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年法。在农历里,每年有一个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用十二地支来标记每一个节气的位置。一个循环是60年,其中5个立春。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给这每一个立春节气配以五种颜色和五种季节,又配以十个天干,组成甲子,以六个甲子为一星期,六十个甲子为一岁。这就是农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传统农历节日,如春节、清明、中秋等。
中国人过农历新年比公历新年早约一个月,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在这期间,中国民间有买年货、扫尘、贴对联、杀年猪、洗福、吃年糕、守岁、压岁钱、摇摇乐等多种风俗。 到了现代,随着公历的普及,不少传统习俗已经渐渐被遗忘。如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国古代,除了农历新年外,还有一个“立春春节”!这个“立春春节”与现在意义上的“新年”有所不同,它不是一年的开始,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从立春始,大地渐渐解冻,万物复苏,迎来一个新的轮回。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在这一天要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然而,现在的中国人早已没有了这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