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食馅怎么调才好吃?
我小时候住在泉州,后来来到了福州上学、工作,在福州待了十几年。 虽然都在福建,但是两地的饮食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泉州人爱吃咸饭,而福州人爱吃干饭(把大米泡在水里,用锅煮成稀饭);再比如泉州人喜欢的煎包,到了福州就叫做煎饺。
不过也有保留完整的,比如泉州人的扁食,到了福州依然叫扁食,而且做法也是一模一样。 不过这里说的扁食是福州的扁食,而不是泉州的扁食。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扁食用的材料是不一样的。
泉州的扁食是用精粉做的皮,里面包裹着肉馅,而福州的扁食用的是米浆做的皮,里面没有肉馅。 所以从外表上看,泉州的扁食更接近饺子,而福州的扁食更像烧麦。
之所以做出来像烧麦,是因为福州的扁食要用到擀面杖和模具。 和包子一样,先要把擀面杖涂上油以防粘住,然后把一团米浆放在上面,用手掌压平,再用刀切出一个个的小剂子。 小剂子要大小均匀。 大一点的蒸锅,放小剂子的时候记得留出间隙,以免蒸的时候粘连在一起了。 在蒸锅里上锅蒸熟后,把蒸熟的扁食放入冷水中冷却,等水变温热时捞起来沥干水分。
然后我们来做馅。 福州的扁食没有放肉馅的,所以我们这里也不用炒肉馅,省掉了很多人工和时间。 在皮中包入一些葱花或者榨菜末,就可以拿来蒸或者煮了。 我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妈妈给我蒸扁食吃。
刚刚蒸好的扁食,香气四溢,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吃的时候还可以蘸点酱油,鲜香味美,别提有多馋人了。 怎么样,你觉得这道福州特色小吃——扁食,你学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