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五行?

匡华匡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阴符经》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人有一身,惟心有贵”。人身由五脏主生、六腑为用而为内五藏者,心、肝、脾、肺、肾也;外五官者,眼、耳、口、鼻、舌也。其精为血,其华在面,能红而不能白。故有血之与精,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二者相生相济,则神气充沛,形体壮健,而能耐寒暑,避风雨,御饥渴矣。故古之圣人修德以养生者也。 又曰“天生五材,唯人有灵,此盖人之所先受乎”。天有阴阳,地有刚柔,人之有形,天地之造化也;天之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掌于东、南、西、北四方,四时之气也。人之五脏亦如之,心与夏属火,居南面而长精神;肝与东属木,主升发疏泄而无壅滞;脾与中央属土,主运化统血而不离其位;肺与西属金,主肃降清宣,通调水道;肾与北方为水,主闭藏封藏于下,滋灌四脏而无妄动。人之精气神亦各有所司,神生于形,藏于肝,发于心;气生于肾,藏于五脏,行于经络;魂魄神意为心所主,精气血津液为肾所藏而滋养周身,周流不息。若失其常,则百病丛生焉。

是以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中古之时,道德稍衰,而情性谬乱,淫泆好色,饮食无常,喜怒无度,乃伤厥身体,而渐觉有病矣。然上古之人,其知道者,虽年老而动作不衰,须眉皓然,行步轻捷如少年。是故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即此之谓欤? 今之庸工,但知察色问症开方执药以投病,至于摄养之道,未尝深究也。且夫病虽多端原起于一:欲祛病者,当先求其本源而已。况乎人体之中,莫不有五行,或偏盛,或偏衰,皆足以致病。是以诊病当察其五行偏胜偏衰之处,然后用药调理可冀康复之效也。

华天昱华天昱优质答主

个人理解,欢迎指正 地五行即土行 土主信,对应脾(后天) 而心在五行属火,因此中医中所说的“心火”与脾的生理功能是有关系的;另外脾胃互为表里,所以脾胃关系很大 土是化生的源泉,为万物之母 《白虎通》载,土者,万物之本原也。又曰;土有五事,谓中央,生育万物,长养众生是也。

木日生,金日从长,水从形,火从天,故谓之五行,亦谓之五德。土生四象,四象分阴阳、分五行,这就是土德的来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