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体质差怎么办?
要了解婴儿的体质是如何“差”出来的。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从妈妈的子宫出来,离开了恒温的环境,身体各机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慢慢适应。其中,对温度感受性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妈妈温暖的子宫液突然变成了冰冷的外界空气,小宝宝会觉得自己被“冻住”了(其实环境温度还是舒适的),进而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抵抗力下降。
新生儿皮肤薄、皮脂腺分泌较少,对外界的抵抗能力非常低,需要及时补充油脂成分,否则就容易出现干燥、湿疹等问题;另外,宝宝的鼻腔粘膜娇嫩,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还不完善,吸入的空气如果没有经过加温加湿处理就直接进入体内,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最后,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小,消化吸收能力差,如果喂养不当,或摄入的营养物质不符合机体需求,就会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抗风险能力。 所以,想要改善宝宝的体制,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正确看待“生理性体重减轻” 如果发现宝宝刚出生时体重没有达到期望值,不要过于紧张。因为宝宝在宫内处于缺氧状态,出生后迅速开始呼吸,此时体内的代谢水平会发生变化,出现“生理性体重减轻”,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内可自行恢复。但如果超过一周,就要注意是否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因素导致的真正体重轻,需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2、科学护理宝宝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除了吃就是睡,因此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千万不要让婴幼儿直接躺在柔软的床褥上,以免出现窒息风险。另外,对于容易吐奶的宝宝,一定要注意保持肩部和头部略向后仰,全身稍向左侧倾斜,有利于乳汁或者溢奶顺利流入食管。
3、适当补充维生素D 和钙剂 维生素D能调节细胞的成熟程度,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还能减少肠道对钙离子的排泄,增加骨的钙含量,从而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一般来说,正常足月的宝宝无需额外补充,通过日常饮食即可吸收充足的营养。但早产儿、双胎或多胎宝宝以及哺乳期的母亲,因维生素D来源受限,建议遵医嘱适当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4、注意口腔卫生 由于宝宝发育未全,无法像大人一样有效地清洁口腔,因此更容易发生龋齿等疾病。除了每次饭后漱口外,家长还应定期帮助洁牙,发现龋齿应立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