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属于下列哪种人?
先说我爹 正红旗,后金时期隶属于汉军正蓝旗的包衣(给王公贵族家打工),明朝末年随着正蓝旗的主子博尔济吉特氏投靠了后金,成为了宗室子弟。 康熙年间跟着康熙帝亲征葛尔丹,在途中染病,回京没多久就去世了。 我爷爷是康熙五十三年入关时正黄旗的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皇帝贴身警卫连的长官。 雍正即位后我爷爷随雍正帝先驻防张家口,后又前往西宁处理藩院事务(处理与蒙古诸部的关系)。
乾隆初年因父罪贬为辛者库(皇家的奴隶,但不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主要工作是伺候主子)。 我的老祖是乾隆末年的武进士,曾任陕西扶风协副将、兰州镇总兵,和我奶奶成亲后被派往伊犁剿灭叛乱(当时我父亲才五六岁),后任广州将军。(这里要提一下我父亲的妹妹,也就是我姑妈,是道光帝的妃子,进宫前我已逝的姑母的封号是大理寺卿夫人)
到我自己这一辈,因为我祖父是包衣的关系,入宫当太监是我本家唯一的出路——但我没去成,因为我的一个叔叔代替了我。我记得小时候在家里见过他穿太监的衣服,头顶还留了一撮头发(这是当时对净身的人留下的一小撮头发的俗称)。后来他就一直留在紫禁城里面直到去世。 以上都是我家族的简单介绍。
接下来谈一谈我对这些经历的看法。首先我必须承认在我小的时候的确有因为出身而感到自卑过——尤其是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别人提到父母职业的时候,我说我爸是个太监,总会有人用异样的眼神看我或者故意嘲讽一句,这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是我慢慢长大了之后这种自卑的心理渐渐消失了,因为我接触到了更多层面的人和社会,见识了更多的人和事,于是我就想通了:
1.我是中国唯一一个除了皇帝以外祖上全都是皇帝的皇族后裔(据说我这一支还是爱新觉罗氏的正根)!
2.虽然我祖先没有直接为国家效力,但是先金的建立和发展稳定了东北的局势,为满清入关打下了基础。
3.我这一支虽然是包衣,但是我的祖先从努尔哈赤开始一直到乾隆初年一直是皇宫里面的核心阶层,算是皇族血统。
4.我父亲是正红旗的,虽然正红旗在八个旗里排在最后,但在满清前期也是战功赫赫,为我父亲赢得了世袭罔替(此功名可以传给我父亲下一代)的机会。
5.我家在故宫对面的隆福寺附近有自己的私人花园,虽然面积不大,但风景秀丽,夏天可以在这里听奶奶讲故事,玩抓迷藏,偶尔还有宫里的师傅给我送一些珍奇的糖果。
6.我的童年虽然没有太多玩具,但是有沙盒、纸牌、积木、鸟笼和花草树木,我认为足够我玩了。
7.我的生活比同时代的北京人要优越很多,比如我有专门给我做饭的厨子(姓白,做北方菜,我从小就不爱吃菜,所以他的手艺基本废了),有专门的打扫房间的保姆(姓郝,山西人,说话快言快语,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和她一起玩),还有一个负责给我洗澡更衣的太监(姓孙,河北人,说话温文尔雅,对我很严厉,我知道他对我好,所以也不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