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赦日是哪几天?

肖书迟肖书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天赦日,又称“天地赦”、“大赦天下”。 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东汉时期,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正月辛卯,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诏赦”。 诏曰:凡罪之应诛,而元恶未获,可因赦令,除其旧恶;应刑者,勿复加苦。令郡国皆立社稷,祀黄帝,以其功最盛,为群圣之首;祭黄帝于京师,祭尧于唐,祭舜于陈,祭禹于宋。

至西晋时,朝廷又恢复了汉代的“诏赦”制度。 《晋书·宣帝纪论》:“帝既平蜀,威德弥著,文武兼开,士林元老,莫不钦羡。诏文虽出有司之手,然皆帝之文辞也。自秦以来,文字多官制,唯帝为擅美。”

由此看来,至少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每逢春节的时候,皇帝都要亲自起草诏书进行赦免。到了唐朝,这个传统还被保留了下来。 大文学家韩愈就曾经亲见武王迎母太皇太后入宫,在宫中一起过春节,并亲眼目睹了皇帝颁布大赦令的全过程。他在诗里写道: 云披玉勒归鸣镝,雾卷金銮烛影红。 宫树发花归路晚,御炉燃炷隔帘香。

宋朝以后,颁布大赦令的仪式渐渐简化了。元朝建国初期,仍然承袭了前朝遗制,由皇帝亲自起草诏书,宣布大赦。但到元朝中期以后,这种制诏的形式就渐渐被取代了。

到了明清时期,皇帝颁布大赦令的形式也有了变化——不再由皇帝亲自制诏,而是由大臣们拟定诏书草稿,然后呈送给皇帝,请皇帝审定后公布施行。 那么有人会问了,要是皇帝不想赦免罪犯该怎么办?

其实,这也要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如果是死刑犯,据史籍记载,明世宗曾数次将即将问斩的罪犯法场留驾,改日后处决。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了一套相当复杂的减刑保恤制度,规定军士只要立了军功就可以减免刑罚。有一次,有个军官由于作战奋勇,根据这套制度应当减除罪罚,可是正逢正月初一,朝廷不便于行刑,于是就被“寄监”过年。到了元宵节过后,朝廷才颁行赦令,这名军人因此得以活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