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2017年怎么说?

蓟洁俊蓟洁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7年是丁酉鸡年,“甲午马年”刚过去不久,很多人还不知道“丙申猴年”即将到来!在古代人们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名称,如立春、雨水、惊蛰等等。而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都有一个应景的成语或诗句。那么2017年有哪些值得记忆的日子呢? 正月 立春:2017年2月3日立春,“东风解冻,和气初升”。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意味着冬天结束,春天到来。古书云“立春之日,迎春之礼”,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军,出征祭祀,表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庆祝。 雨水:2月18日雨水,春雨至矣,万物生焉。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雨开始增多。《礼记·月令》有云“雨水之时,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描述的就是这个时节的景象。

惊蛰:2017年3月5日惊蛰,蛰居的动物渐渐苏醒。正如古诗所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欢乐,蚕妇满烦忙”。惊蛰后天气逐渐转暖,但温度变化较大,还可能出现倒春寒。所以此时应该适当“春捂”,不要过早换上春装。

春分:2017年3月20日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方,昼夜长短均衡,各为12小时。“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之其中,一日行一度,故曰春分。”从这天起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段,每段十个节气,分别对应“二候”、“三候”和“九候”,各候均有相应诗句。

清明:4月4日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这时气温明显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光。唐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特有的意境。 谷雨:4月19日谷雨,“雨生百谷”。此时降雨量增大,正是作物需要水肥的时候。古诗写道“谷雨阴晴难辨,朱樱色泽轻含;牡丹开花灼艳,翠柳舞姿翩翩”,描绘的就是这个节气的景象。

立夏:2017年5月6日立夏,立夏以后天气渐热,万物繁茂。古书中记载“立夏日,蛋儿俏。吃嫩笋,喝鲜汤。戴香包,抹雄黄。龙舟下水喜洋洋。”描绘的是立夏时节的种种习俗。

小满:5月21日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三候,每一侯有相应诗句。在北方小麦灌浆,麦穗初露,在江南秧苗青葱,农民忙碌。

芒种:6月6日芒种,麦收季。诗云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此时南方温暖多雨,稻子茁壮成长;北方天气干燥,麦子颗粒丰满。 “芒种”也有一俗,民间流行送花神。旧时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后,鲜花陆续凋谢,因此人们在芒种举行仪式,将鲜花焚烧,送给花神,祝祷花神返归仙界。

夏至:6月21日至22日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刻,也是农忙季节。古人说“斗指其南,阴阳争,死生分”,也就是说这时阳气达到极致,阴气开始诞生,因此养生要顺应自然,注意劳逸适度。

小暑:7月7日小暑,暑气蒸腾。民间有小暑吃藕,清凉解暑;小暑晒书,生“秋膘”(长脂肪)等风俗。

大暑:7月22日大暑,酷暑炎炎。古人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这个时候天气酷热,容易心烦气躁。因此要注意调整情绪,心平气和,减少烦恼忧愁。

立秋:8月7日立秋,秋高气爽。虽然到了立秋,但是天气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而且由于夏季余热未尽,极易产生“秋老虎”。所以秋季养生应注意防暑祛毒。 处暑:8月23日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三伏已过,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一场秋雨一场寒”,适时添加衣物,小心受凉感冒。 白露:9月7日白露,天气转凉,夜晚露水增多。“天地始肃,君子当慎”,在这个阳气渐消,阴气渐长的节气里,应当早睡早起,适当运动,保持静养心神。

秋分:9月23日秋分,昼夜相等,寒暑平。“阴阳平衡好养生。”这时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是适宜户外锻炼的好时候。同时,还要注意调节心绪,避免急躁。 寒露:10月8日寒露,寒气渐生,露浓色红。古人说寒露霜降,草木凝烟,这个霜降是指树木上的霜。实际上,此时的霜,即深秋的露水,非常寒冷,结霜的常见植物,比如菊花。

霜降:10月23日霜降,“气肃而霜降,阴凝而白霜。”霜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液体,与高空的水汽有很大关系。民间有“霜降杀百草”的说法,意思是霜降之后,草木枯萎,百花凋零。 “霜降”过后昼夜温差加大,要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工作。 立冬:11月7日立冬,冬之伊始。北方草木凋零,水冻结成冰,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小雪:11月22日小雪,雪花轻盈,飘零枝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节气,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加强调养,及时添衣,预防疾病。

大雪:12月7日大雪,雪量大,覆盖范围广。冬至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夜晚最长的一夜。“大雪封山”,此时万木萧条,生机潜伏。

小寒:1月5日小寒,隆冬来临。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此时天气寒冷,应该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肩颈、腰背和脚部的保暖更要格外关注。

大寒:1月20日大寒,隆冬未尽,年味已浓。人们忙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