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形容什么生肖?
老古董应该说是比喻一种守旧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状态,或者固执己见的人。这个形容和12地支中的卯兔关系比较密切,因为卯兔在古代就是祭祀的牺牲,而且秉性害羞,喜欢独来独往。所以有卯木雕刻的老鼠叫做“卯兔”,也有人把兔肉叫做“卯肉”。
古人还认为,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心月狐就是白兔,而心月狐在十二地支中又和午马搭配,这样白兔与火红的太阳就联系了起来。 《礼记》中说:“天子社稷,诸侯宗庙,大夫宅,士祠堂,庶人寝。”(《礼记·礼器》)可见上古时候人们就把房子分为堂、室、寝三种。其中堂最尊,是祭祀的地方;室次于堂,是人居住的地方;寝是最卑,也是地位最差的人休息的地方。
《礼记·檀弓下》说:“君子远行,必自宫室……亲结其缡(lí,女子系佩带的绸带)而寿考齐焉。”意思就是说,古代君子出门远游的时候,一定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然后把屋子点上火,自己在门口跪着拜别家神。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虽然社会风气已经开放了很多,但“正名”的理论还是把人们束缚住了,大家还是按照周代的礼法办事。秦灭宋以后,有人说“商君遗礼废乐,狗吠于野,足以为田”(《史记·秦始皇本纪》),指的就是宋国废弃了周礼,破坏了古老的风俗。 汉代的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开始把“礼”作为评价人的标准。他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被后人总结成一句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一直被沿袭下来。
古书上经常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父之爱子,教之以义;子之敬父,誉之以德。”这样的话。意思是说,如果君主像对待自己的手指脚趾一样善待臣子,那么臣子就会像呵护自己的心脏一样捍卫君主。父亲爱护子女是教育他们懂道理,子女尊敬父亲那是赞扬他的美德。
这里“手足”、“腹心”、“耳目”等等,其实说的就是同一类人,即侍奉你的人。这类人都是处于社会底层,干粗活脏活的劳动者。因此用身体部位来形容这些劳碌命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