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忠信多久?
2017年8月19日更新 昨天回了一趟母校,特意经过这条路,现在这条路已经修好了。但是路边很多房屋还是被拆了,学校里面也变了样子。路上车不多,估计是临近暑假的原因吧。虽然时间过去了两年多,但是路上的景象还是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梦一样。
当年高考完的那个夏天我来到了这个小镇,因为家里穷,考上大学不知道怎么的特别兴奋(其实是因为没钱出去旅行),又想到高中老师说的“读好书,走远路”的谚语,所以尽管我对广东不熟悉而且方言不通,但我还是很高兴地背着包来到这个小镇报考志愿。
刚下汽车,就看到有人拿着牌子上写着“大学新生接待站”,心里很感动,以为当地人是这么热情。跟着他们上车后,才发现车上除了我又坐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年轻学生。他来自湖南,比我低一级,因为喜欢南方的生活所以就选择了在南方上大学。我们相视而笑,似乎觉得彼此都是彼此的影子。
车子先到了市区,由于人多车多,有点堵,于是我们又换乘大巴车,后来才知道这大巴车也是专门载学生的。车子开了很久,路越来越烂,也越来越荒凉,我不禁问那湖南同学这里是哪里啊,怎么这么偏僻,不会是乡下吧。他说,应该是县城吧……果然,不久之后看到了一座县城的标志建筑——一个很大的牌坊上书“X县”两个大字。当时我都不知道这两个字是怎么样的,也不敢多问,只好作罢。 (____分___\n/ )
进了县城以后,我们的行李被送到了一所高校的大学宿舍里存放,然后我们就随着导游去了食堂就餐。说实话,那个饭堂真的让人震撼,那么大一个饭堂却没有多少人吃饭,感觉真的很奇怪。(补充一下:我后来知道那个所谓的大牌坊其实是两所学校的校门,一个牌坊同时刻着两所学校的名字。)
吃完饭,我们分别去了不同的院系报名,我发现我的专业居然和那个湖南同学同一个班,而班主任就是我们班的同学,真是有趣。第二天,学校给我们安排住宿,因为人少房间多,所以我分到了一个单间,当然学费也特别少,可能不到1000块钱。
从此我就开始了新的生活,每天上课,课余时间和同学一起打球、泡图书馆、逛校园,还学习了粤语。一年后,我转了计算机系,因为我觉得我的性格更适合这个专业。虽然计算机专业不是名校,但是我的成绩很好,毕业的时候也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而我的室友则回到湖南老家就业。
现在,我在广州安家落户有了自己的家庭,而我的室友每年都回来找我聚一聚,说不尽的情谊在这觥筹交错间展现无疑。偶尔我也会回去看看,毕竟那是梦想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