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房地产老板是谁?
最近很多新人在问,北京房地产开发商老大哥是绿城的宋卫平,还是王恒 朱炳仁? 先说一下我的结论: 北京房地产界没有老大! 北京的房地产公司和杭州、深圳不一样,它不是一个以资本为驱动的城市。
首先来看销售额(销售资金量),2019年全口径销售额TOP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中国建筑) 在京投资项目(含合联营)2019年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638亿元,同比增长44.8%; 全口径销售金额为2958亿元,同比增加22.6%,居市场首位;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 在京投资开发项目2019年度实现合同销售额2620.3亿元,同比增长36.3%。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 在京投资项目2019年全年签约2598亿元,同比增长20.9% 中车地产有限公司 以1997亿元的销售额位列三甲。 以上公司都是靠着央企的身份,拿着最低融资利率,疯狂拿地,扩张规模,并没有额外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成本。对老百姓来说,买房的时候多交了一点税,但房价依然是企业拿地的价格,并没有什么损失。这些央企的开发模式几乎一致: “招拍挂”拿地-设计-施工(或代建)-销售 一套完整的流程下来,央企的优势凸显出来,资金利用效率极高,负债率也很低。
再来看民营房企的情况: 绿地集团(上海) 2019年,其实际控股子公司新增土地储备45宗,规划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89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695亿元。 截至2019年末,绿地集团累计土储项目共计722个,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近10000万平方米。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融创) 在京新增储备土地共8宗,总建筑面积约68.78万平方米, 成交总金额约为人民币342亿元。 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土地储备面积约2.16亿平方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万科) 2019年在北京新增土地储备项目5个,分别位于海淀、朝阳、顺义等区域,计容建面174万㎡; 2020年上半年新增2个项目,分别为丰台郭公庄项目和朝阳孙河项目,合计涉宅用地面积约25万平米。 从销售业绩上看,2019年融创和中国中铁位列第二、第三的位置。但从土储面积看,绿地仍然是最多的,其次是万科,最后是融创。 而从拿地金额角度看,前三名则是另一个组合了。 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北京的土地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项目的溢价很高。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top30的房企中,很多都是地方政府认可的城市更新操盘手,比如中海、金茂等。这些企业往往能在土拍市场上拍到很多优质的地块。 所以,北京房地产界没有老大。 每个公司的土地储备情况和销售成绩各有优势,很难单独评出谁第一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