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智字属什么颜色?
五行的颜色,是古人基于《周易》“象”、“数”而得出的结果。 《易·系辞上》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是说《周易》的推演使用了五十这个基数,但实际使用的只有四十九。为什么只使用四十九呢?因为五十是奇数,而《周易》推演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偶数,所以必须除去一个,保持结果是偶数。这个除去的,就是归藏中用来表示阴阳平衡的那个“一”。这个“一”既不代表金也不代表木也不代表水…它只是个符号而已。
这个“一”被除去之后,剩下的四十九就代表了四方上下,代表了春夏秋冬,代表了金木水火土…这就是“天人感应”的开始。《礼记·经解》有“故《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说的就是这些数理的作用。 而根据这些数理,可以得出很多结论来。比如《周礼·春官》就有“太祝掌六祀之神位……二曰户,神明之所居也。三曰灶,民之所食也……”的记载,说的其实就是先秦时人们在家中祭祀祖宗和天地鬼神的位置。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住宅多为坐北朝南,进门之处即是“户”,所以“户”后的位置就给“灶神”(司命)留下了。
在户之前的是“寝”,是安放祖先灵牌的地方,也就是“户祀”的意思。因为“室”是家人休息之处,而“堂”是中正明亮之地,所以祖先的神灵是被供奉在“室”和“堂”之间的“寝”中的。 至于这每一个位置所对应的五行又是怎么来的?那就更奇妙了。
五行中木火土金水,除了土地之外,都是带有移动性的,因此古时认为它们应该是向阳性,应该占据房屋的“南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朝阳”。而土本身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它只能作为“中和”之气存在着,它的位置应该在房屋的中央。而金木水是向阴的,因此应该在房屋的后半部分——即“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