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钧”字的五行是土。 由于古字与简化字的书写区别,且古代同音字较多,现在的字典都按简化字标注五行的做法并不准确。 以下列出康熙字典中“鈞”字的五行标注情况,就可以直接看到“鈞”字的五行究竟是怎么样的了—— “鈞”字的康熙字典笔画为12画,所以它的五行在《康熙字典》中的页码也是第12页(详见附录),而该页的第五行便注明了“鈞”字的五行:“木”。 而如果打开现代字典的网页版查询,则会发现许多不同版本的字典对“鈞”字五行的标注各不相同,甚至还有标为“金”“水”或“火”“土”的,让人不禁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鈞”字在古代的不同字形与其今字形差别很大,而不同字形又往往有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文字来源,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意思。而很多含义丰富的字都是多音多义字,“鈞”字便是这样一个多音字,有多个读音时,它的字型也会随之而变。于是这些读音相同的字往往会被分成不同的字义范畴,而在古代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往往是同一字族。因而同一个字族的字往往都有相似的意思,也有相似的形状,只不过有的形状相似但发音不同。
当遇到“形近音近义近”的情况,现代汉字字典词典的排序规则是按照部首—字格—笔画来区分字的,所以只要看偏旁就可知大意。然而古字并无统一的字格与笔画规则,且古今字形变化极大,仅靠观察偏旁来判断字形、推测字意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现实的。因而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查考大量古籍资料,逐字逐句地推敲。不过现在的人没这个耐心去逐字研究,而且古籍资料浩如烟海,更难找到确切答案了。
所幸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新的希望,我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直接查考古代文献材料,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找出答案的速度和能力。比如以“鈞”为例,其在古代的不同字形与其现今字体的差异如图1所示: 图1 “鈞”的古字形演变 当看到“鈞”字古字形出现“言”旁时,我们就可以迅速地在古代文献中查出这个字的所有例子,再逐一判断其字义。例如我们在百度里输入“鈞言古文大全”,就可以得到将近千条结果(如图2)。 再把搜索结果进行筛选,选取其中文言文翻译网站上的内容复制下来,然后利用工具自动识别出文本中的字,并显示相应的简体中文解释(如图3)。
这样我们就轻松地从互联网上获得了一份由现代汉语词典所提供的中文解释,而且还附带了例句。只不过这个方法需要花点时间筛选搜索结果,并且复制所有文本。若碰到句子较长的情况下,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 但若是用电子文本的形式来查询就方便多了,只需要在相应的电子书数据库里输入关键词就能迅速查到所有含有该关键词的句子,再提取出其中的字及其拼音,最后点击对应的中文解释就能显示出相应的中文释义。
例如我使用微读古典书库(http://www.weiduc.com/WebVersion/index.htm)查询“鈞”字,只要在搜索栏输入“鈞”字即可显示出所有含“鈞”字的句子(如图4),再提取出“鈞”字及其拼音,接着点击相对应的释义便可显示出对应的解释(如图5)。 可见使用互联网资源来查阅古籍资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准确率也较高。
附录:《康熙字典》中“鈞”字的页码 第一卷 第一册 第806页 第八卷 第三册 第2182页 第四卷 第二册 第2796页 第七卷 第六册 第3564页 第十卷 第十册 第4278页 第十四卷 第四册 第5036页 第十七卷 第四册 第5596页 第十九卷 第五册 第6038页 第二十一卷 第六册 第6564页 第二十三卷 第七册 第6948页 第二十五卷 第七册 第7362页 第二十七卷 第八册 第7792页第二十九卷 第九册 第8238页 第三十卷 第十册 第8744页